揭开“学习”真相
跨越知与行之间的鸿沟
管理大师肯·布兰佳的著作一直被广泛阅读,但他发现,很多人并没有在工作中将他的理念和方法付诸实践。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意识到,自己只是试图从外部改变人们的行为,而持久的改变始于内心,然后逐渐由内而外发生变化,也就是“知道做到”。
为了进行自我提升,我们会阅读大量书籍,参加各种培训课程,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公司也会投入巨额资金,旨在提升员工的工作效能。我们认为自己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行为却依旧没有发生多少改变,让改变坚持下去似乎也非常困难。
在《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中,肯·布兰佳携保罗·梅耶和迪克,卢赫,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揭示人们无法从知识到行动的主要原因,并提供简单、有效的方法,让我们学得更多,学得更好,并确保真正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阅读本书,你将有效解决“为什么知道却做不到”的难题。
l通过少而精,而非多而浅的学习,避免信息过载。
l调整大脑的过滤系统,将知识量轻松扩大数倍。
l巧用绿灯思维,引爆创造力和应变力。
通过间隔性重复更好地掌握已经学到的知识。
第一部分 为什么无法学以致用?
学习不只是一段在脑子里完成的过程,只有当你真正将自己学会的东西变成实际行动时,你才是在真正地学习。学习本身就是一段从“知道”到“做到”的旅程。如果你不将自己知道的东西变成实际行动,那它还有什么用呢?
第 1 章 知行鸿沟
第 2 章 缺失的一环
第 3 章 间隔性重复
第二部分 知识层面的转变
想真正了解一个领域,你必须透彻地吸收一些重要信息,而不是盲目地接触大量信息。要想掌握一样东西,你必须完全沉浸其中,直到将其完全吸收。你必须慢慢地咀嚼、消化,直到它变成自己的一部分。
第 4 章 鸿沟1:信息过载
第 5 章 “少而精”地学
第三部分 态度层面的转变
一个人行为的改变总是先从内心想法的转变开始,然后由内而外逐渐变化。建立一个积极的信息过滤系统,练习对自己说:我知道自己读到或听到的东西有价值,是什么呢?
第 6 章 鸿沟 2:消极过滤
第 7 章 积极聆听
第 8 章 “可能性”思维
第三部分 行为层面的转变
要想改变某个行为,得到自己预期的结果,你需要指导、支持和问责。当这三个要素同时具备时,你便可以制订一份出色的跟进计划,而这正是将知识转化为行动的ZUI关键所在。
第 9 章 鸿沟 3 :缺少跟进
第 10 章 表扬进步并进行修正
第 11 章 更多指导、支持和问责
柳传志 联想控股、联想集团创始人
做企业就要培养人才。人才是利润ZUI高的商品,能够培养好人才的企业才是ZUI终的赢家。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才是企业之本!这本书告诉我们,知道怎么做的人,不一定是人才,只有能做到的人才是人才。
甄荣辉 前程无忧总裁
学习是一种个人行为,也是一种企业行为。本书强调以企业目标为导向的学习,从“做到”的结果出发,强调好的学习习惯对执行的重要性。文章内容非常浅显易懂,案例生动,阅读轻松,很有示范和启发效用。
冯仑 万通集团创始人、御风集团董事长
本书告诉我们,世界是创造出来的,幸福是经营出来的,爱情是追求出来的,天下是打出来的!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朋友,明天的成功是靠自己拼出来的!
单仁 央视财经评论员、江西财经大学深圳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副理事长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为我们提供了一把钥匙,解锁了从“知道”到“做到”的大门。作者深刻洞察了学习与行为改变之间的鸿沟,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本书是对那些渴望将知识付诸实践的人们的一次深刻启迪。
李践 行动教育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浓缩EMBA创始人、实战派管理专家、中国“新赢利模式之父”
行动不一定成功,但不行动绝不会成功!知道了未必做得到,能做到的一定会知道。《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一书告诉我们只有做了才会得到,不做不会得到。
陆志勇 通用磨坊(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大中华区人力资源副总裁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解决了长久以来我们一直感到困惑甚至刻意回避的问题—员工培训的效果该怎么延续。怎样让员工把培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自身的工作中去?我们从《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中能得到很大的启示,此书值得一读。
唐秋勇 人力资源管理智库HRflag执行董事、法国里昂商学院HR中心联席主任
领导者总是将注意力集中在领导方法和领导行为上,却很少关注人们的大脑到底在想什么。《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这本书消除了“知”与“行”的鸿沟,找到了一种能够在关注人们外部行为的同时,也改变他们内心活动的方法。
段冬 58到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人才官、中央电视台人力资源栏目专家、北京中外企业人力资源协会理事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这本书,从根本上剖析了“知”与“行”之间存在的鸿沟。我认为可以将书中讲到的三个问题,运用到提高个人和组织执行力的层面上。与其夸夸其谈,不如有效行动。
潘高峰(Andy哥)深圳市浩博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顾问
这本书强调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筛选、吸收并实践知识,以及如何通过间隔重复技巧、积极聆听和教授他人等方法,更好地将知识内化为行动,这对于培养和激励人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