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关于司法解释概念
二 关于司法解释体制
三 关于司法解释的行权方式
四 关于司法解释的权力空间
五 关于刑事诉讼司法解释
第三节 研究途径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司法解释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 司法解释的概念厘定
一 司法解释的规范性文件样态
二 司法解释的形式界定
三 司法解释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司法解释的本质属性
一 司法解释的权力性质
二 司法解释的法源地位
第三节 司法解释的制度功能与运作机制
一 司法解释的制度功能
二 司法解释的运作机制
第三章 司法解释的制度样态
第一节 司法解释的体制特点
一 制定主体的多元化
二 规范内容的职能化
三 互涉部分的协商化
四 解释权力的碎片化
第二节 司法解释的涉及对象
一 整体之刑事诉讼法典
二 部分之刑事诉讼制度
三 单一之刑事诉讼法条
第三节 司法解释导致的“解法典化”现象
一 刑事诉讼法解法典化的表征
二 刑事诉讼法解法典化的成因
第四章 司法解释的制度逻辑
第一节 司法解释制度逻辑的社会维度
一 法律解释的实践需求
二 办案主体的避责态度
三 弹性治理的政策文化
第二节 司法解释制度逻辑的政治维度
一 人民民主专政的集权政治体制
二 国家治理质效及灵活性的保障
第三节 司法解释制度逻辑的历史维度
一 近代司法解释制度的代际传递
二 苏联司法解释制度的法律移植
三 中国司法解释制度的历史形成
第五章 司法解释的制度问题
第一节 司法解释分工制下的治理矛盾
一 司法解释分工制与法制化的矛盾
二 司法解释分工制与权力制约的矛盾
三 司法解释分工制与司法机关独立行权的矛盾
第二节 司法解释权力空间的界定困难
一 司法解释释权的实质条件
二 司法解释授权的范围边界
三 “立法的目的、原则和原意”的规范解读及问题
第三节 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的地位不明
一 中央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的问题
二 地方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的问题
第六章 司法解释的制度完善
第一节 前提层面:国家立法权行使的实质化
一 提高立法的精细化程度
二 积极行使立法解释职能
第二节 体制层面:司法解释体制的宏观改革
一 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司法解释制定权
二 最高人民检察院履行司法解释监督权
三 强化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司法解释的监督
第三节 机制层面:司法解释机制的规范调控
一 明确司法解释的行权规则
二 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的制度化改造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