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法律规制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747385
  • 作      者:
    作者:李志强|责编:许琳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
收藏
作者简介
  李志强,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副教授、处长,法学博士,兼任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山东省法学会党内法规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法理学、党内法规。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山东省社科规划课题2项,先后在《山东社会科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法治研究》《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学习时报》等报刊发表论文20余篇。撰写《关于完善我省地方立法实施效果评估的建议》等多篇咨政报告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
展开
内容介绍
  法律规制影响评估指标旨在系统评价法律法规实施产生的具体影响后果,测算相关的成本与收益,使立法评估结果更为科学、客观与精确。《法律规制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研究》通过探究法律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的作用,尝试构建了一套科学、通用、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包括法律的社会影响评估指标、经济影响评估指标和环境影响评估指标,并探讨了指标的权重设置、量化方法等问题,为立法机关提高立法后评估的精确性与客观性提供可靠参照,帮助立法机关有效达至科学立法的目标。
展开
精彩书摘
  导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科学立法离不开有效评估。立法评估,简单来讲,就是对法律实施效果进行系统评价的活动。立法评估是保障立法质量的有效工具。有关统计显示,从2000年开始,中央和地方的立法机关先后开展了立法评估活动。例如,2006年国务院法制办首次对《信访条例》等六部行政法规进行立法后评估试点,通过评估,进一步完善法规制度内容。随后山东、云南、黑龙江、广东等省以及深圳、青岛、珠海、长沙等市也都纷纷开展地方立法评估工作。但由于缺少统一标准,在评估实践中各地使用的评估指标差异却很大。例如2005年的《吉林省贸易计量监督条例》是以法规的必要性、合法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合理性作为评估重点。2009年的《甘肃省实施<人民防空法>办法》是以法制的统一性、法规的现实适应性、立法条件目的的实现等为评估重点。2016年的《无锡市燃气管理办法》主要从合法性、合理性、协调性、可操作性、技术性和绩效性六个标准进行实施后评估工作。2023年的《宁波市人民防空工程管理办法》立法后评估活动则主要从合法性、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考察。由此可知,实践中评估指标体系各不相同。大多数评估活动使用的仍然是立法的合法性、合理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和规范性等评估指标。当然这些方面的考察虽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无法为法律内容的实质改进提供有效指导。尤其在评估中欠缺一套具体可量化的评估指标,也影响到了评估结果的精确性与客观性。因此,立法评估的重点不应再仅仅局限于法律体系内部的问题,而要通过考察外部影响后果来重构指标体系的框架。换言之,就是通过设置一套科学、合理、可操作性的影响评估指标,去衡量和判断法律实施所带来的具体影响后果,测算相关的成本与收益,使评估结果更为真实、准确与客观。
  与此同时,以美国、加拿大和欧盟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出台专门规范性文件,如美国的《规制计划与审查》、欧盟的《更好监管指南》等,开展立法的成本收益分析。在评估过程中,它们密切关注法律法规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的影响,并从这三方面出发,设计了一套有效指标体系进行测度。此外,美国、欧盟等国家的政府和研究机构还借助数学、计量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工具和知识,在实践中开发出许多预测和评估模型,包括大量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变量。这些科学方法的应用进一步保障了法律的科学性,使政府监管措施与市场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促进企业创新和生产力发展,更好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D。”作为推进科学立法的重要举措,法律规制影响评估指标体系通过科学测度,有助于健全和完善法律规范制度体系,提升法律法规实施的效果。它将法律法规产生的影响后果予以指数化的塑造,以期准确揭示法律法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用。具体来看,法律规制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理论层面,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我国的立法评估理论。我国传统的立法学研究过于关注立法过程、立法制度、立法技术等的研究,对立法前以及立法后缺少关注,尤其对法律实施影响后果缺少关注。通过对其研究,有助于拓宽传统立法学研究的视域,进一步推进立法学科理论体系建设。
  ……
展开
目录
导论 (1)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三 研究方法 (16)
四 研究思路与框架 (17)
五 创新之处和可能的不足 (23)

第一章 法律规制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 (25)
一 法律规制影响评估实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5)
二 法律规制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界定 (30)
三 法律规制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原则 (33)
四 法律规制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 (39)
五 法律规制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价值 (44)

第二章 域外法律规制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考察 (50)
一 美国法律规制影响评估指标体系 (50)
二 加拿大法律规制影响评估指标体系 (58)
三 欧盟法律规制影响评估指标体系 (65)

第三章 我国法律规制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设计 (74)
一 域外经验之于我国的启示 (74)
二 法律规制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 (77)
三 法律规制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划分的依据 (79)

第四章 法律的社会影响评估指标 (82)
一 法律的社会影响评估的界定 (82)
二 法律社会影响评估指标的框架体系 (88)
三 法律社会影响评估指标的具体内容 (91)
四 法律社会影响评估指标的实践价值 (95)

第五章 法律的经济影响评估指标 (99)
一 法律制度与经济增长 (99)
二 部门法的经济影响界分及其评估 (107)
三 法律经济影响评估指标的理论框架 (112)
四 法律经济影响评估指标的具体内容 (116)

第六章 法律的环境影响评估指标 (120)
一 法律环境影响评估的界定及实践 (120)
二 法律环境影响评估指标的理论框架 (126)
三 法律环境影响评估指标的具体内容 (128)

第七章 法律规制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设置及测量方法 (136)
一 法律规制影响评估指标的权重设置 (136)
二 法律规制影响评估指标的数据收集 (140)
三 法律规制影响评估指标的具体测量方法 (143)

附论一 某市《供水管理规定》规制影响评估 (149)

附论二 Q市《养犬管理条例》规制影响评估 (174)

附录 法律规制影响评估指标体系图表 (192)

参考文献 (20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