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承纬提出的爆轰传播和驱动的计算模型,论证激光辐照效应的联合作用模式,为中国核武器起爆技术和综合性能的提高以及强激光技术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倡导并开拓中国电磁发展、磁通量压缩技术的实验研究,领导开展对电磁驱动准等熵加载前沿领域的探索,推动了核武器物理实验室模拟研究工作。孙承纬曾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科技委主任,现任该所和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研究员,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委员会顾问,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国际百万高斯磁场会议国际协调委员会委员。在国内外学术交流、学科建设和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等方面颇多建树,为中国战略武器和国防高技术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已发表专著二部、译著三部,获国家发明三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部委科技进步奖40项以上,国防发明专利一项,发表文章40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荣获200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生在这样的家庭是我最大的幸福” 018
“科学少年”养成记 032
从“独立小队”到“青年团员” 044
立“向科学进军”之志 054
特殊环境下的“白专学生” 064
“优等”毕业论文 080
“我们到底是干什么的?” 092
一项中断五年的研究 104
“你以后可以叫‘FORTRAN 孙’了” 118
“一步到位”与“逐步推进”之争 130
一不小心“搞大”了 140
打蛇要打在七寸处 154
“搞科研,不交流、不写文章是不行的” 168
为了实现电磁发射技术的“三高” 178
追逐“雅典娜” 190
“一定能说服老于” 204
“大的做不了,小的一样能行!” 216
开拓通往未知世界的道路 232
搭建学术交流舞台“引爆”国际 248
书山师路的精神追寻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