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些 年, 中 国 外 贸 出 口 企业纷纷进行创新升级,努力打造自主品牌,紧随国家提质增效大基调。北京市作为首都,是对外贸易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北京市企业品牌国际化发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国的整体水平。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在归纳企业品牌国际化经营与发展相关理论,以及梳理、分析国内外已有文献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市企业品牌国际化发展策略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并且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政策建议。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为各个国家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20周年,中国企业从基础的原材料和初加工贸易做起,逐渐从产业链底端向上游升级,由浅入深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在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出口国的同时,逐渐成长为一个全球化品牌大国。当今,品牌已经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重要武器,它承载了企业文化和发展理念,具有高辨识度,品牌越大,越能增强企业客户信心。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然而,“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频繁出现,对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发展提出了挑战。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主要国际组织的多份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首席经济学家劳伦斯·博纳曾将其严重地描述为“世界正在经历二战以来最大的经济衰退”;仅有中国一枝独秀,2020年经济增长率为23%。一方面,全球贸易大幅萎缩。世界贸易组织数据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货物贸易量环比下降143%,全球服务贸易额同比下降30%,尤其在旅游和交通运输领域。另一方面,各个国家的跨境投资保持低迷态势。各国采取大规模宽松货币政策和金融救助措施,全球公共债务持续攀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2020年全球公共债务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跃升至创纪录的99%。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一些影响复苏进程的问题如得不到妥善解决,将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112问题提出
品牌国际化是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利器。北京作为中国首都,是中国企业步入国际科技、经济大舞台的前沿阵地,一直以来在对外贸易、科技和金融国际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21年5月10日,凯度联合Google发布了“2021 BrandZTM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榜单,15个北京企业品牌上榜,包括字节跳动、小米、联想、京东、快手、中国国航、智明星通、雪花、中国工商银行、网易、IM30(龙创悦动)、滴滴出行、创智优品、中国银行和趣加,业务范围涵盖金融、消费电子、软件、零售和跨境电商等,以科技行业为主。前文提到的世界经济与整体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给北京企业品牌国际化的发展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金融风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发达经济体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以美国为例,先是通过增发国债、启动无上限的量化宽松政策,累计释放近7万亿美元的流动性。拜登政府又将推出19万亿美元的救助计划,也通过增发货币的方式来应对。美元的过量增发会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资产价格虚高,人民币购买力缩水,给北京企业品牌的国际化发展带来金融风险。
二是债务违约风险。一些国家的主权信用风险凸显,可能会出现“黑天鹅”事件。标准普尔评级公司表示,截至2020年年底,全球债务估计达到创纪录的201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267%。众多企业偿债能力下降,虽然有些国家的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提供了国家担保,但是这样做会使得整体性违约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北京企业在选择“走出去”时,应当考虑外方企业及其所在国的违约风险。
三是供应链违约风险。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12研究意义
1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2章关键概念与理论基础
21关键概念界定
22理论基础
23本章小结
第3章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
31文献综述
32研究框架
33本章小结
第4章北京上市公司品牌国际化发展研究
41北京上市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42北京上市公司品牌国际化进入路径分析
43北京上市公司品牌国际化成长路径分析
44北京上市公司品牌国际化发展深度分析
45北京上市公司品牌国际化发展广度分析
46本章小结
第5章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北京企业品牌国际化发展实证研究
51研究假设
52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53企业品牌国际化的影响要素分析
54品牌国际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55结果讨论
56本章小结
第6章北京非上市公司品牌国际化发展现状及创新研究:
以科技行业为例
61北京科技企业品牌国际化
62北京科技企业品牌国际化路径分析
63北京科技企业品牌国际化成长路径创新研究
64本章小结
第7章北京企业品牌国际化发展对策与建议
71企业层面对策建议
72政策层面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