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重启:中国夜经济重燃新赛道》:
近代以来,从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从一穷二白到全面脱贫、从被动挨打到独立自主,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同时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一个国家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往往都要经历一个社会矛盾和风险的高发期。中国奇迹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经济发展上以如此短时间实现如此大变化,更在于同时有效应对转型阵痛、确保了社会长期稳定,实现了活力与秩序、发展与稳定的平衡。
同时,夜经济繁荣程度成为一个城市社会稳定体系是否完备的衡量尺度,世界城市安全排名榜前列的城市往往都是夜经济发达城市。当下,国内夜经济正处于重大转型时期,也为城市的社会稳定体系建设带来更为高质量的机制体制改革。
共建共治共享,彰显社会主义稳定制度
现代城市经历了从工业到服务业这种经济结构的改变,城市的功能正处于重新被定义的过程之中。曾经高度工业化发展导致城市日益加剧的社会极化和分离,如今又被非工业化和向服务型经济的过渡而改变着,一如既往,这种改变造成极大焦虑与恐慌。
“轻资产不夜城”的建设被当成对抗这种裂变和治愈恐慌的手段之一,多形式的聚集被看作“与陌生人分享的空间”或“与非个人性的相遇的空间”。不同活动创造混合使用的区域,创造不同的人群相遇场景,并且提倡一定程度的和平共处。这在一些遭受结构重组创伤的城市,以及社会分裂越来越强的阶段显得尤为关键。
作为标志物和节点的“轻资产不夜城”成为用于展示一座城市经济活力的展览馆,提倡空间性的开放,这种开放积极定义并容纳不同人群活动。“轻资产不夜城”这些具备包容性“聚场”的出现是一种积极的进步,以减少源于对城市空间的不同期望所产生的潜在差异,从而促进一个和谐美好的城市社会。
同时作为私密空间媒介的“轻资产不夜城”,弥补了城市内部空间膨胀,并且抵制了社会性情感裂变的扩张。它被设计成外来客商和管理者参观学习的场所。那些五湖四海、不远千里前来打卡的游客成为夜经济相关学者和机构的研究对象。各种美学的璀璨设计也被看作资本向城市回归的一个标志。
“轻资产不夜城”的每一处细节设计、每一次活动策划,都实现了与游客产生情感共鸣,让每一位踏入这里的游客,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轻资产不夜城”里面的每一户商家不只是单纯的商品销售者,而是转变为故事讲述者和体验创造者。通过主题化的店铺设计以及富有创意的产品,构建出情感连接,让游客在购物的同时,享受到超越物质的精神满足。
“轻资产不夜城”的崛起,映射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建设与运营过程中,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市民等多主体协同参与,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效促进了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
同时,“轻资产不夜城”的繁荣发展,带动了就业、消费、旅游等多领域联动效应,为市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提升了民众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充分展现社会主义制度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民生和谐方面的显著成效。
从他律到自律,城市公共安全示范基地
“轻资产不夜城”注重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降低治安、污染、环保等不利影响,在满足夜经济发展需求和不影响城市其他部分之间寻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平衡点。
在每座“轻资产不夜城”,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前几年刘磊参与西安袁家村商业环境设计,撰写《袁家村的创与赢》。通过对袁家村的深入研究,他发现袁家村里的每个人将食品安全当成“生意经”来做,于是他将其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在每座“轻资产不夜城”中实行。
袁家村的关中小吃全国闻名,为了使关中传统工艺能在袁家村集中展示,村里派人在全省搜罗制作传统食品的传人。粉汤羊血、五香猪蹄、天一阁辣子、关中醇酒、炸麻花等,只要有民俗绝技,袁家村免费提供商铺、不收租金、管理费,甚至连水费都免了。在创业初期,村上还给手艺人发工资,诚心实意地邀请手艺人来袁家村经营小吃。
好味道一定源自好原料和好手艺。袁家村对食品制作进行了种种严格规定,比如麻花炸了三锅,就必须重新换油。村里的传统工艺酿的粮食醋没有添加剂,10℃以下只能保存三个月。老油坊的传统压榨菜子油,每天出一锅,榨三道,不放添加剂,从巷子口就能闻到菜籽油的香味。原汁原味、货真价实,这也是袁家村吸引八方来客的秘籍之一。
有意思的是,每个店家都把小吃的原料成分,详细写在木牌上,挂在大门口,并保证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物质。木牌上还贴着全家福照片,立下毒誓:“如果不符,愿降祸子孙!”“如做不到,全家当乞丐!”这种民间的道德约束,用诚信和质朴打动了每个消费者的心,书写于无形的口碑中。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