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解码国家级开发区发展效率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9615475
  • 作      者:
    作者:李耀尧//沈体雁//熊卫国//温锋华|责编:张乐
  • 出 版 社 :
    经济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
收藏
作者简介

李耀尧,经济学博士,现任广州市黄埔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长期在地方决策研究部门工作,研究方向主要是开发区运行、战略策划、区域经济、产业经济、政府经济,曾主持各类各层次重大课题50多项,在国家和省级报刊发表各类文章150多篇,公开出版《开发区集聚发展理论》《产业集聚与升级——基于中国开发区产业演变的动态考察》等著作10部。

沈体雁,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城市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主要从事现代城市治理、国土空间规划、可计算产业集群、空间人口学、空间计量与空间统计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工作。发表论文(著作)近300篇(部),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10余项,主持编制了20余项重要政策与规划。

熊卫国,广州开发区政策研究室主任,兼任广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广州知识城海丝创新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招商评估、政策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开发区发展、创新政策、产业政策、科技园区、产城融合等,深度参与《开发区精神》《创新城区——新时代开发区发展坐标》《未来城市的探索》等著作的编写,发表论文10多篇。

温锋华,中山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注册城乡规划师,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博导。兼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城市转型与创新研究专委会副主任、秘书长,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空间规划专委会委员、副秘书长等。研究方向为产业创新与园区发展、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著百余篇(部);获得省部级奖项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国家级开发区发展历程为牵引,分析了国家级开发区40年来在顶层谋划、要素整合及基层执行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构建出区域发展“三力”结构模型的分析框架。通过对广州开发区的实证研究,从战略谋划力维度、资源整合力维度、贯彻执行力维度构建独具特色的“三力”结构模型,通过对广州开发区思想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科技创新、政策创新、空间创新、人才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等方面的研究,为解码开发区的发展效率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路径。


展开
精彩书摘

一、时代之问:新一轮科技革命下如何重塑产业发展的逻辑?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的竞争;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本质上就是占据创新先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开发区,是顺应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进入21世纪,我们逐步从移动互联走向人工智能,从信息化、自动化走向数字化、智慧化,新技术对传统社会的改造正以摧枯拉朽之势演进。新技术浪潮下,传统产业需要通过数字化、智慧化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则更需要与时俱进。对于国家级开发区而言,除了自身继续发展外,还应通过自身的开放属性影响其他地区与行业,通过耦合效应整体上推动产业格局的重构与升级。

二、使命之问:国家级开发区如何踏上新征程完成新使命?

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国家级开发区是国家在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引擎和空间平台,是承担国家重大发展和改革任务的综合功能平台,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也是我国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在创新体制机制、引领区域经济发展、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有效提升了区域创新水平。例如,天津滨海新区通过吸引一批北京创新型、高成长性科技企业疏解转移,进一步提升了天津的产业层次和科研水平。二是有效引领了区域经济发展。例如,位于成渝地区的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合力推进成渝双核联动联建,两地创新组建产业旗舰联盟,以协同创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三是有效扩大了国家对外开放。例如,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发挥国际大港开放优势,携手港澳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打造融通港澳、接轨国际的一流人才发展环境,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国家级开发区建设成为践行国家发展目标的重要抓手。二战后,英、美、法、日、韩等发达国家开展了多轮新城新区建设实践,其开发目标大致分为四类。一是社会目标。旨在提供不同类型的住房、社会服务以及适当的就业机会,例如英国米尔顿·凯恩斯新城。二是经济目标。旨在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城市自给自足能力,鼓励和吸引外资,例如日本筑波科学城、新加坡纬壹科技城。三是区域协调目标。旨在消除区域发展差异,推动区域发展均衡,例如美国马里兰州哥伦比亚新城、法国马恩拉瓦莱新城。四是全球化分工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化深化进程中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引导下,新城开发向推动国土均衡发展、生态科技新城等方向转型,例如德国弗莱堡生态新城、韩国松岛新城。

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国家级开发区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新时代新征程,国家级开发区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积极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一是有利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我国各类国家级开发区空间分布总体合理,有助于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高效集聚,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二是有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家级开发区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历史上建设成功的关键也是制度创新,因此在新时期,国家级开发区依然扮演着改革高地的角色,通过创新驱动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三是有利于扩大内需。国家级开发区除了经济发展使命之外,发展内涵丰富,功能定位多元,有助于完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投资再生产全链条,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向更高水平迈进,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支撑畅通国内经济循环。

因此,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出发,国家级开发区应该进一步“踩油门”,通过制度改革、政策创新、机制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举措,大踏步前进,将国家级开发区打造成为改革创新排头兵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国家级开发区已具备优越条件和强大势能,更加需要牢牢把握“两个大局”,在新发展格局中以空间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勇担国家使命。

三、发展之问:广州开发区如何实现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新背景下,全球各国纷纷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期,试图抢占科技制高点。开发区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引擎,产业、技术、人才和资金不断聚集,集聚效应和创新效应明显,逐渐发展成为资源配置最优、产出效率最高的经济体。广州作为国内四大最具经济实力的一线城市之一,正在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进军。《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提出要“建设科技创新强市”“推动广州原始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前列、科技创新赋能更加充分、创新创业生态更加卓越。共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科技创新强市,一是对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用全球视野思考问题、参与国际竞争,既要在尊重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规律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也要走出一条符合国情和广州实际的路子,从而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二是聚焦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我们面向未来发展的动力,正是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要把科技创新放在全市工作的突出位置,向创新要活力、要动力、要效益。三是要体现出中心城市的优势和功能。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1

第二节关于国家级开发区发展逻辑的文献综述4

第三节研究目标19

第四节研究方法20

第五节技术路线21

第二章国家级开发区发展效率评价框架构建23

第一节国家级开发区的战略谋划历程23

第二节国家级开发区的要素整合历程32

第三节国家级开发区的基层执行历程43

第四节开发区发展效率理论综述54

第五节“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58

第六节国家级开发区发展效率评价体系60

第三章国家级开发区发展效率及广州实证研究68

第一节国家级开发区发展历程68

第二节国家级开发区发展成就及模式73

第三节广州开发区发展概述79

第四节广州开发区发展效率评价80

第五节广州开发区发展效率总体分析82

第六节广州开发区发展的逻辑演变85

第四章战略谋划力:广州开发区思想与制度创新99

第一节广州开发区战略谋划力的评价结果99

第二节战略谋划力是广州开发区发展效率的基础101

第三节思想创新是战略谋划的源泉108

第四节制度创新是战略谋划的核心141

第五节典型实践案例145

第五章资源整合力:广州开发区平台与环境创新150

第一节广州开发区资源整合力的评价结果150

第二节资源整合力是广州开发区发展效率的支撑153

第三节产业创新是资源整合的基础159

第四节科技创新是资源整合的动力162

第五节政策创新是资源整合的方向165

第六节空间创新是资源整合的支撑169

第七节人才创新是资源整合的保障171

第八节典型实践案例173

第六章贯彻执行力:广州开发区管理与机制创新189

第一节广州开发区贯彻执行力的评价结果189

第二节贯彻执行力是广州开发区发展效率的保障192

第三节管理创新是贯彻执行的动力源202

第四节机制创新是贯彻执行的加速器210

第五节典型实践案例221

第七章“三力模型”的综合运用研究233

第一节“三力”的整合233

第二节“三力”的融合和联动235

第三节发展绩效的评价237

第八章结论与政策建议240

第一节结论240

第二节政策建议243

第三节研究展望246

附录广州开发区40周年创新实践优秀案例24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