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青少年为什么要进行力量训练?
我国青少年力量素质状况堪忧
“少年强则国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广大青少年只有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青少年日常身体活动量越来越少,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滑,我国青少年正面临不容忽视的体质健康问题。
从实际调研结果来看,青少年力量素质指标令人担忧。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是国民体质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1985年国家多部委*次联合开展大规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此后的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4年等年份均组织开展了此项工作,截至目前一共进行了八次调研。2021年9月***发布了第八次调研报告数据,综合来看:1995~2019年,我国学生身体形态、部分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指标开始出现止跌回升的趋势,如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向好,但同时也发现了超重肥胖率从5.0%上升到24.2%,视力不良率(包括近视、远视和其他视力问题)从41.2%上升到60.7%。不健康生活行为方式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高发,力量素质呈现持续下滑趋势。以立定跳远为例,13~15岁男生平均成绩从2010年的205.3cm降至2019年的192.7cm,降幅达6.1%;女生从178.2cm降至165.8cm,降幅达6.9%。握力测试结果更为严峻,17岁男生平均握力从2010年的42.3kg降至2019年的38.5kg,女生从28.7kg降至25.4kg。初中男生引体向上平均完成量仅为3.8个,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一个引体向上动作都完成不了,较20世纪90年代同龄群体下降幅度达40%[2]。
青春期作为个体成长关键阶段,蕴含着显著的发展红利。研究表明,通过系统性投资青少年群体的健康与福祉,不仅能够充分释放其在青春期的发展潜力,还能将这种积极影响延续至成年阶段,并对下一代产生正向传递作用。由于青少年发展状况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紧密相关,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建议各国构建完善的国家政策与战略体系,通过制度性保障措施,全方位促进和维护青少年群体的身心健康。
作为全球第二人口大国,中国6~19岁青少年群体规模超过2亿,其体质健康尤其是力量素质发展水平,不仅关乎个体生命质量,更直接影响国家人力资本储备与民族长远竞争力。过去数十年间,我国通过体教融合政策、学生体质监测制度等系统性举措,在青少年健康促进领域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当前全球多重风险交织,对青少年健康管理形**挑战,可能削弱前期在营养改善、健康干预及教育发展等领域积累的成果。与多数中低收人国家青少年人口持续增长的趋势不同,我国已进人人口负增长阶段,并伴随深度老龄化进程。在此背景下,通过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针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存在的种种问题,我国长期以来给予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近20年来,党和国家颁布了20多项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政策,持续的投人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青少年体质健康下降的趋势,但新形势下青少年体质健康仍然面临挑战,针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尤其是力量素质下降的政策、提案、呼吁和报道经常引发社会关注,需要基于专业的视角和科学的精神对其进行系统审视,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升我国青少年的力量素质。为此,本书作出了探索和努力。
青少年力量训练的误解与真相
误解一:力量训练会阻碍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真相:没有任何科学性证据显示力量训练会阻碍儿童青少年的生长或减少骨质的形成。身体活动是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规律地参与力量训练活动对于儿童与青少年在青春期的生长发育有帮助。
骨质主要取决于基因,循序渐进的力量训练只会让骨骼更强健,更不易受伤。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人体的大部分骨质逐渐积累,所以,这是通过适当的力量训练来增强肌肉骨骼系统的*有效时期。增强肌肉骨骼系统,当然少不了设计合理的力量训练方案,合理的力量训练能够通过增强肌肉力量的方式间接地提高孩子的骨质。也就是说,肌肉力量提高了,骨骼能够承受的力量也会有所提升。
部分家长觉得力量训练,尤其觉得举重练习会“压”个子,主要是由于看到大部分的举重运动员个子都比较矮,因此产生这样的误解。其实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举重运动员身高普遍不高是运动选材的结果,即在运动员很小的时候教练及体育科研人员通过各种筛查及测试,找到符合举重项目特点的苗子来专业化培养。
误解二:没有足够的睾酮促进肌肉生长所以无法增进力量
真相:你可能听说过,青少年身体只能产生满足生长发育成熟所需的睾酮含量,无法产生更多的睾酮以支持肌肉力量的发展。这是一个误解。尽管青少年发育前以及所有女性都只能分泌极少量的睾酮,但他们还是可以通过力量训练来提高肌肉力量水平。研究显示,仅参加两个月的力量训练后,练习者的肌肉力量普遍提升了30%~50%。这样的进步是完全有可能的,人体激素水平不是提升肌肉力量的唯一条件,力量的提升还与神经、肌肉系统有很大的关联。
此外,一些女孩子,甚至女子运动员都比较排斥力量训练,主要是担心力量训练会让肌肉更加发达而影响身材美感,其实完全不需要有这样的担心。因为增肌是相对漫长的过程,而且女性睾酮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力量训练不会轻易形成想象中“发达”的肌肉,反而会促进体脂的下降,改善肌肉线条,让身材更加好看。
误解三:I儿童青少年时期进行力量训练是不安全的
真相:家长往往认为外在的负重会导致孩子的骨骼和肌肉受伤,甚至骨骼变形,因此不同意孩子参与力量训练。其实在儿童青少年参与的许多运动项目中,力量训练的风险反而比其他项目低。
有研究指出'举重项目的损伤发生率远低于足球、篮球等集体球类项目。举重预防风险的关键在于需要有专业的教练监督,并针对不同年龄设计合适的训练计划及安全训练环境(表1.1)。无论是哪一种运动训练,意外总是发生在没有根据安全规范进行操作,或是没有遵守训练计划的规定时,因此安全规范的考量才是避免风险的关键。
误解四:力量训练只适合青少年运动员
真相:青少年有规律地参与力量训练可以是安全又有效的,而且不论男女或是否有运动经验,都可以尝试参与力量训练。力量训练对青少年运动员而言可以提升运动表现且使身体练得更加强壮,对于从事非竞技运动的青少年而言也是另一种能够激发兴趣的运动项目,许多生活中久坐或肥胖的孩子5非常不喜欢参与长时间的有氧运动5因此有着丰富内容的力量训练可以提供另一种选择。
需要特别提醒的一点,青少年的身体正在快速发育中,长期伏案学习或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导致驼背、圆肩等不良的身体姿态,会影响外在气质,而且可能造成心理上的创伤。针对性地参与力量训练配合拉伸运动,可以较好地保持或是纠正青少年的不良体态,身姿更加挺拔,更加有气质。因此,力量训练并不是只有运动员才适合去做,大众都可以从中获取益处。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