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都咸阳
秦国出现的春秋(前770—前476年)、战国(前475—前221年)之际,是我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急剧转变的大动荡、大分化时期。
奴隶社会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地主和农民这一对新的矛盾着的阶级逐步登上了历史舞台。之所以出现这一巨大的变化,首先是由于奴隶在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明了铁制工具,大大便利了土地深翻和开荒。过去专供宗庙祭祀屠杀的牛,现在也开始用于农耕①,因此成倍地提高了耕作效率。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人名牛子耕,都是对这一新奇事物的纪念。另外,手工业如冶金、纺织、木工、制陶等,也都有了显著的新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奴隶主强迫奴隶在耕作国家规定的田亩之外,多开一些荒地的可能性;有的奴隶,也设法为自己开辟土地。这就出现了最早的私有土地,出现了地主阶级和少量争得了自由的农民。这种情况不断扩大,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发展的严重障碍,因而当时各诸侯国不得不相继承认了既成的事实,如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②;公元前408年,秦国实行“初租禾”③,都是开始向私有土地征收赋税的意思。土地私有和地主剥削农民在各地都成为合法的形式,中国从此逐步进入了封建社会。
促成这种转变的,则是当时风起云涌的奴隶起义。春秋末叶,各国王公贵族挥霍无度,日趋腐朽,“暴夺民衣食之财”①,对奴隶的压榨达到顶点。荀子说过:王公们贪得无厌,老百姓挨冻受饿难以生活下去,因而出现了造反的奴隶。这种官逼民反的情况各国都有,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庄子》《孟子》《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先秦著作中记载的以“盗跖”为首的奴隶武装起义。相传,跖的部队曾发展到近万人。他们“横行天下,侵暴诸侯”,所到之处,使“大国守城,小国人保”②,取得了很大的胜利,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以至跖的“名声若日月,与尧舜俱传而不息”③。李奇注《汉书·贾谊传》:“跖,秦大盗也。”大概这支起义军队,最初就是从关中一带发展起来的。跖应该是战国初期活动在黄河流域的一位杰出的奴隶起义领袖。“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④正是以跖为代表的轰轰烈烈的奴隶起义,促成了新的封建社会的出现。
秦是当时发展变化较快的诸侯国之一,秦人的祖先大约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最早活动在今天甘肃省陇西的清水县一带。他们从公元前766年开始,逐渐向东迁移。
秦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秦人搬到栎阳(今陕西省阎良区武屯镇)。这里作为秦的都城,直到秦孝公十二年(公元前350年),前后共三十四年。秦孝公发愤图强,网罗人才;特别是公元前361年,任用卫国人商鞅实行变法,坚决推行封建制度,使秦迅速强盛起来。当时,虽然各诸侯国都在革新政治,但只有秦国贯彻新法比较坚决、彻底,因而终于战胜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历史任务。
商鞅姓公孙,名鞅,因功被秦封于商(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东南),所以又叫商鞅,是战国时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他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主张变古法立新制,彻底破除旧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当时变法的主要内容,就是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制度——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农耕,奖励军功,没有军功的贵族一律削去爵位。据历史记载,秦国实行新法之后,不仅粮食富足,而且“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①。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可能是根据商鞅的建议,把都城又从栎阳迁到了咸阳(位于今咸阳市东二十余里的窑店一带)。由于这座城市建筑在九嵕山之南,渭水之北;山南、水北都叫阳面,所以名为“咸阳”。咸阳距离西周都城丰京、镐京故址不远,土地开发比较早;濒临渭河,交通便利,靠近南山,资源丰富。较之栎阳,咸阳在各方面都有许多优越的地方,有利于秦人实现他们饮马黄河、雄视中原的壮志,因而自从搬到咸阳后,一百四十多年中,秦的都城就再也没有迁徙过。
从历史文献中,看不到关于这座历史名城的详细记载,我们从一些分散、片段化的史料中,仅仅得知城中有冀阙、宫廷,以及南门、北门、西门、市门等。
史书中对咸阳城初建时期的情况,记载得这么粗疏简略,应该不是史官的疏忽,而是表明了秦都城草创阶段的简朴。这种风气在其他方面也有所反映。比如,秦王朝明确要求工匠们要按规定制造器物,不准别出心裁,搞一些华而不实的样式。各种器物上都必须刻上工匠的姓名,以便于考核。“物勒工名”的办法,就是从秦代开始的。西安一带出土的各种秦代铜器、兵器、权量、诏版、陶器、砖、瓦、水道等,大都坚固耐用,朴素大方。这主要由于处于上升时期的秦封建统治阶级,为扩大势力范围而积极蓄积着力量,因而表现出了生气勃勃的实干精神。大概在秦建都咸阳八十多年后,荀子到咸阳游历,极力称赞说:这里形势险要,出产丰富,百姓淳朴,官吏严肃、恭俭,大臣不结党营私,不耽误公事。因而秦国四代取得胜利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①。
P41-44
展开
新选择出生的城市,我会放
弃二十世纪的伦敦,选择七
世纪的长安。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
·约瑟夫·汤因比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
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
意的世界。对我来说,这个
世界在长安城里。
——中国作家王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