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药为什么这样用
0.00     定价 ¥ 4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817617
  • 作      者:
    编者:关志宇//叶菁|责编:周倩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5
收藏
内容介绍
《药,为什么这样用?》将重点置于药品选用的方法与原理之上,从安全、有效、经济、便捷等维度切入,在治疗药物已然确定的条件下,深入介绍日常用药知识与实用技巧。《药,为什么这样用?》旨在教会读者正确解读药品说明《药,为什么这样用?》的关键信息;练就一双能够鉴别药品真伪、评判其优劣的慧眼;正确选购药品,熟知药品的安全使用规范,了解家庭常备药品的贮存要点,精准辨别有效期内的药品是否存在变质或失效问题;学会判断常见病证适配的中药方剂,掌握儿童、老年人、备孕群体、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等特殊人群的用药注意事项,确保药品发挥*佳疗效,*大程度地降低药品选购与使用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展开
精彩书摘
01什么是药品与药品说明书?
  **节药品有哪些名称?
  药店货架上的药品琳琅满目,超市型自选药店也日益增多,正确选购药品的**步就是准确认识药品的名称。市面上流通的药品往往有多个名称,给消费者的选购带来了诸多不便。
  在药品包装和说明书的【药品名称】项下,一般会列出药品的通用名称、商品名称、英文名称和汉语拼音,在有些医药资料上还会使用药品的别名。对于药品的这些名称,消费者在用药前*先需要了解其概念,以免错误选择或使用药品。
  通用名称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定的药品法定名称,与国际通用的
  药品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筒称《中国药典》)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药品标准中的名称一致。同时,为了便于医务人员、消费者等的交流,方便消费者准确识别和选用,我国法规还规定,同一种成分或相同配方组成的药品只有一个通用名称,市售药品的说明书或包装上必须要印通用名称。而且在药品的包装上,通用名称必须是*清晰醒目的文字,不得用草书、篆书等不易识别的字体。药品的通用名称不与商品名称等同行书写,其他文字的字体和颜色不得比通用名称更突出、显著,且其字体以单字面积计不得大于通用名称所用字体的1/2。
  一商品名称
  商品名称是由制药企业或药品研发公司为药物上市流通和保护知识产权而确定的具体产品的名称,并且经过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注册备案。商品名称一般通俗易懂、可读性较强,能够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产品,在宣传时具有唯一性,可以树立自己产品的形象和品牌,便于人们记忆。当消费者需要特定选择某一企业的某款药品时,记住该药品的商品名称在选购时会方便很多,但是要格外注意的是,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种药品(通用名称相同)具有不同的商品名称,在用药前要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弄清药品的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只要通用名称相同就属同一?种药品,不可同时服用,否则会重复用药而造成严重后果。
  由于一定的历史原因而造成某种药品曾在一段时间使用过某一名称,后又统一改为现今的通用名称。那个曾使用过一段时间、人们巳习惯的名称,即为别名。働口,灭滴灵为甲硝唑的别名,扑热息痛为对乙酰氨基酹的别名等。
  第二节何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在曰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并非所有的药品都可以自行在药店购买。这是因为药品又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只有非处方药才能根据需要直接购头。
  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方可调配、购买,且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药品,用Rx1(Receptor X)表示。处方药一般包括以下4类:其活性或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观察的新批准上市药品;可产生依赖性的药物;本身毒性较大的药物;用于治疗某些疾病所需的特殊药物。
  非处方药是相对处方药的一个名称,指消费者不需要凭借处方就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相对处方药而言,其毒副作用较小。非处方药又称柜台发售药品(over the counter drug),简称OTC,包装上都会印有OTC标志。根据安全程度,非处方药可进一步分为甲、乙两类,甲类用红色标识,必须在药店执业药师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乙类用绿色标识,除了可以在药店出售外,还可以在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授权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超市、宾馆、百货商店等进行销售。因此,乙类非处方药的毒副作用要比甲类更小一些。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在购买方式、包装标识、使用方法、药物特性及药物种类上都各不相同,因此在广告宣传上,两者的规定也有很大区别。处方药只允许在专业性医药报刊上进行广告宣传,而非处方药经审批后可在大众传播媒介上进行广告宣传,但其内容必须经过审查、批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正确弓I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地进行自我药疗为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明确规定,药品广告中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保证等内容。处方药广告应当显著标明“本广告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非处方药广告应当显著标明“请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对两类药物做出不同规定的目的是有效加强对处方药品的监管,防止广告对消费者产生误导,或由于消费者理解不当而错误使用,甚至滥用药品,从而危害健康。
  第三节如何看懂药品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的内容包括药品名称、成分、性状、适应证、规格、不良反应、药代动力学等20多项内容,它们其实就是药品的“身份证”“档案”或者“履历”。哪些内容需要重点关注,哪些词汇需要重点理解,以便正确用药呢?
  展开药品说明书,**步需要确认的就是药品的“身份信息”,包括药品名称、结构式和批准文号。药品名称在**节中巳作介绍,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很多药物由于拥有相同的基本结构,而具有相似的通用名称,如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头孢唑啉、头孢咲辛、头孢噻肟、头孢*松、头孢吡肟和头孢洛林等)。类似这种同宗同族的药品则需要谨慎识别,千万不能混淆,不能看名字差不多就相互代替使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的功效和使用方法都有一定差异。也不能随意使用同类的两种或者几种药物,一定要遵从医嘱,避免毒副作用和耐药性增加。例如,两种缓解感冒症状的药品可能含有相同的成分,或者各成分具有相同的消除途径,在体内可能会相互干扰,延缓药物的消除,从而加重对肝脏、肾脏等器官的损害。
  药品名称下方就是药品的结构式,每种药物对应一个结构,是药品的“照片”。
  接下来是药品的“身份证号码”一批准文号,它具有唯一性,可以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网站上查询核实。没有批准文号,或文号与药品名称不符的,即可断定为假药。
  确认以上信息主要是为了核对所用药品的种类,避免误服,但是要确保正确用药,还需要仔细阅读适应证、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内容。
  药物制剂种类繁多,有口服、贴敷、注射、涂抹、吸人等不同的给药方式。如果因看不懂如何用药,而错误地使用药物,如几种药物混合使用、严重超剂量使用、不按时用药等,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在明确了用药方法后,就需要确定用药剂量。以口服药物为例,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一次用多少,一天用几次”,说明书上写的“mg”“mL”让人不易厘清头绪。但即使看不懂,也不能乱吃。严重超剂量使用、不按时用药等错误的用药方式所导致的血的教训屡见不鲜。
  要明确用药剂量,*先要了解药品的规格。药品规格会在药品包装上具体写明,如阿奇霉素片说明书上写的是“【规格】0.25g”“每盒6片”,0.25g是指每一片中有效成分的含量,6片是这盒药中片剂的数量。即每片的剂量为0.25g,0.50g就是2片。当医嘱注明每次服用0.25g或者250mg时,就说明每次应该服用一片阿奇霉素片。这时只要谨记“0.25g=l片”“0.50g=2片”,以此进行筒单换算就可以了。另外,有的药品并非以整片服用,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其规格是25mgx20片。医嘱:12.5mg/次;一日两次。其中,12.5mg是25mg的一半,即一次服用半片,一日服用两次(早晚各服一次)。不难看出,在用药剂量上*先须看清药品的单位,不管是mg、g还是mL,只要包装和医嘱上写的一致,我们通过换算两者的数量倍数,即可得出服用的片数。
  当药品为溶液剂型,要用重量单位计算用量时,请先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例如,布洛芬混悬液的规格是100mL:2g,就是说100mL溶液相当于2g药物,如果需要服用0.2g药物,则服用10mL溶液即可。
  另外,药物的用量还根据年龄不同而有所区别。说明书上的用量大多为成人剂量,一般情况下,60岁以上老年人通常用成人剂量的3/4,小儿用药剂量比成人少,可根据年龄按成人剂量折算,也可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用药剂量,很多药品的说明书上会写明具体患者人群的用药剂量。
  药物服用剂量因人而异,说明书标注的是常规剂量和用法,适用于一般病情。但由于每个人的体质、病情及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不同,用药剂量也会有所差异,当无法确定用量时,应及时就医,并遵从医嘱。
  药品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对于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来说至关重要,不遵照说明书规定或不按医嘱用药,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中成药和化学药品分别采用“功能主治”与“适应证”来描述其各自治疗的病证。这项内容就是告诉我们,手中的药品可以做什么,在治疗哪种疾病或者改善、缓解哪些症状方面具有特长,一定要认真阅读这项内容,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而说明书后半部分的“药理毒理”,则是解释药品为什么能产生这些作用,讲的是机制,非专业人员的确很难理解。
  患者服药一定要在适应证范围内,严格按照说明书中的适应证服用,避免错服、误服,造成不良后果。目前,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临床中超说明书用药越来越多,但是普通消费者绝对不可以擅自超说明书用药,用药就应该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即便是在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自我药疗也应该以明确的诊断结果为前提。不能仅根据疾病表现出的某种症状而轻易服药,这是因为不同疾病可能具有某种相同的症状。比如说,发热症状不能随便吃
展开
目录
目录
01什么是药品与药品说明书? 01
**节 药品有哪些名称? 01
一、通用名称 01
二、商品名称 02
三、别名 02
第二节 何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03
一、处方药 03
二、非处方药 03
三、两者在广告宣传上的区别 04
第三节 如何看懂药品说明书? 04
一、药品“身份信息”确认 04
二、药品服用剂量的确定 05
三、药品的适应证 06
四、药品的禁忌证 07
第四节 如何应对不良反应? 08
一、不良反应记述详尽的药品更值得信任 08
二、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 09
第五节 中成药也有不良反应? 10
第六节 阅读注意事项能救命? 12
02如何正确选购药品? 14
**节 如何识别假药骗局? 14
一、假药 14
二、如何判断药品的真伪? 15
第二节 如何区分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 16
一、食品 16
二、保健食品 17
三、药品 17
四、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区别 17
五、如何辨别药品与保健食品? 18
六、关于保健食品的注意事项 19
第三节 药店里卖药的就是药剂师吗? 21
一、药店工作人员的组成 21
二、药店人员的岗位区别 21
三、选购药品时常见的问题与现象 22
第四节 如何选购药品和保健食品? 23
一、如何选购药品? 23
二、就医习惯 25
三、如何选购保健食品? 25
第五节 药品的疗效与价格成正比吗? 27
一、药品价格相差大的原因 27
二、新药一定优于老药吗? 28
三、药物选择原则 29
第六节 进口药品一定好吗? 29
一、进口药品 29
二、进口流程 30
三、进口药品是否更安全有效? 30
四、药物进口为何要管控? 31
五、购买进口药品的注意事项 32
第七节 药品有效期会骗人? 32
一、药品有效期 32
二、过期药品 33
三、过期药品的处置 33
四、具有欺骗性的药品有效期 34
五、有效期药品的贮存 35
第八节 如何判定药品变质? 36
一、变质药品的特征 36
二、鉴别变质药品 38
第九节 如何贮存家庭常备药? 38
一、家庭常备药的质量影响因素 38
二、常用剂型的保存条件 39
03给药途径与剂型重要吗? 41
**节 给药途径与剂型选择影响药效? 41
第二节 人体有哪些给药途径? 42
一、口服给药 42
二、非胃肠道给药 46
第三节 药物剂型的发展历程与简介 51
一、药物剂型的发展历程 51
二、药物剂型的简介 52
04散剂、胶囊、片剂、丸剂 怎么选? 55
**节 片剂、口服溶液剂和注射剂哪个好? 55
一、评价制剂作用效果的基础——药物动力学 55
二、片剂、口服溶液剂和注射给药的优缺点 56
第二节 片剂如何变化多端? 58
一、片剂的发展历史 58
二、片剂的分类 59
三、各种片剂的优缺点 59
第三节 丸剂凭什么穿越古今? 64
一、丸剂的发展历史 64
二、丸剂的优缺点 65
三、丸剂的分类 65
第四节 胶囊剂如何海纳百川? 67
一、胶囊剂的发展历史 67
二、胶囊剂的特点与技术优势 68
三、胶囊剂的分类与贮存 68
四、胶囊剂的使用 69
第五节 什么是一致性评价? 69
一、评价药品内在质量的指标 70
二、仿制药 71
三、进行一致性评价的原因 72
05如何正确使用药品? 73
**节 片剂为何不能随意掰开吃? 73
一、缓释、控释片不能掰开服用 73
二、可以掰开服用的片剂 74
第二节 如何选择服药时机? 75
一、选择合适的服用时机 75
二、每天服药的时间划分 77
第三节 为何用药不可间断? 78
一、多次给药后体内血药浓度的变化 78
二、按照疗程服药 80
三、忘记服药的补服方法 81
四、停止用药 81
第四节 吃药姿势影响疗效与用药安全? 81
一、食管的生理特点 81
二、口服药物的正确姿势 82
三、特殊药物的服用姿势 82
第五节 特殊剂型如何使用? 83
一、吸入制剂 83
二、滴鼻剂 84
三、滴耳剂 85
四、滴眼剂 85
五、眼膏剂 85
六、凝胶剂 86
06服用药物要注意哪些问题? 87
**节 水果对药物有影响? 87
一、不同水果对药物的影响 87
二、水果的中医药性分类 89
第二节 餐饮食材会影响药物疗效? 90
一、纳豆 90
二、高蛋白质食物 90
三、高脂肪食物 91
四、盐等调味料 91
第三节 饮酒、饮茶对药物有何影响? 92
一、必须忌酒的药物 92
二、饮茶对药物的影响 93
第四节 吸烟对药物的影响有多大? 94
第五节 饮水也会影响药物疗效与安全性? 96
一、水温对药物的影响 96
二、服药应注意饮水量 97
07如何正确使用中药? 98
**节 如何正确煎服中药? 98
一、正确煎煮中药 98
二、特殊药物的煎煮方法 99
三、正确服用中药汤剂 100
第二节 哪些中药不宜同时服用? 101
第三节 什么是药食两用中药? 103
一、药食同源 103
二、中药的“四性” 104
三、中药的“五味” 107
第四节 常见病如何选用中成药? 111
一、感冒 111
二、咳嗽 113
三、失眠 114
四、胃痛 115
五、发热 116
六、荨麻疹 117
七、痛经 118
八、泄泻 119
九、眩晕 120
08特殊人群如何用药? 122
**节 备孕期用药需注意什么? 122
一、补充叶酸 122
二、避免药物影响 124
第二节 妊娠期如何用药? 128
一、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128
二、妊娠期的生理变化 129
三、妊娠期药物类别的划分方法 130
四、妊娠期常用药物 133
第三节 哺乳期女性如何用药? 135
一、药物的乳汁分布 136
二、哺乳期女性用药 136
第四节 儿童用药需注意什么? 138
一、儿童的生理特征 138
二、儿童用药 139
三、儿童用药的剂型 141
第五节 老年人用药需注意什么? 141
一、老年人的生理变化 141
二、老年人的不合理用药现象 142
三、老年人的用药准则 143
第六节 肝肾疾病患者如何用药? 144
一、肝病患者用药 144
二、肾病患者用药 146
后记 14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