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徐世珩医学剩稿(精)
0.00     定价 ¥ 2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5228211
  • 作      者:
    作者:徐世珩|责编:王梅|整理:仁怀市政协教科卫体与文化文史委
  • 出 版 社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
收藏
内容介绍
  《徐世珩医学剩稿》是一部系统整理和总结徐世珩先生毕生医学研究与临床经验的著作,涵盖了中医理论、诊断、治疗、针灸、卫生保健等多个领域。全书内容丰富,既包含基础理论的深入浅出,又收录了大量临床实践中的操作技能、单方验方以及疑难病证的医案解析,堪称中医学习与研究的重要参考。 
  书中不仅展现了徐世珩先生广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还体现了其乐善好施、济世救人的医者情怀。从中医诊断学的“望、闻、问、切”到治疗学的辨证施治,从外感病的防治到针灸学的实践,再到医古文研究与杂著,内容包罗万象,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用价值。 
  此外,书中还收录了大量民间流布的验方、偏方及医方汇集,反映了作者对中医药文化的广泛涉猎与深入挖掘。全书不仅是徐世珩先生一生学术成果的集中体现,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中医药文化遗产,为中医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医诊断学讲义
  诊法
  要正确地诊治疾病,就必须对疾病的有关情况做系统周密地调查。中医的诊法——望、闻、问、切,就是调查了解的方法。望,是运用医生的视觉,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情况;闻,是听病人的声音和嗅气味;问,是询问病情;切,是以手切脉或触接病人的皮肤、胸腹、四肢。这种检查疾病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四诊”。医生将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以此作为辨证、立法、用药的依据。这是中医辨证论治中最重要的一环。
  一、望诊
  望诊全身情况,大体说来,包括神、色、形态、舌苔四个方面。
  (一)望神
  神是指精神、神志。望神对了解病情的轻重和预后有很大意义。例如患者精神良好、神志清楚、两目灵活有光彩、面色润泽、语音洪亮,表示正气未伤,病情轻浅,预后良好;若是精神不振、疲乏无力、目少光彩、语音低微,则表示正气损伤较重,病情也重;若精神萎靡、神志昏迷、烦躁不安、时作谵语、双目暗淡无光、循衣摸床、两手撮空,则表示精气将脱,病情危重,预后不良。此外,临床上还有一种“回光返照”“残灯复明”的假象,常见于大病危重病人,原来精神极度衰弱、不欲言语、声音低微、不进饮食,突然精神转佳,言语不休,且能饮食,或印堂明亮,这是阴阳欲绝的危象,将死的预兆。
  (二)望色
  即指望面部的气色。我国正常人的面色是微黄、略红润,且有光泽;若患病时则气色异常。望色应注意“色”和“泽”两个方面。“色”指颜色,“泽”指光泽。一般地说,色泽鲜明、荣润的,多为表病、新病,病邪轻浅,预后良好;气色晦暗、枯槁的,多为里病、大病,病邪深重,预后较差。
  常见病色,有以下几种:
  1.青色:主惊风证、主寒证、主痛证、主瘀证
  小儿高热惊厥,面部的鼻柱与两眉间,及口唇四周易出现青色,这是青色主风亦主热的一个方面。又如体内阳衰,阴寒独盛,气血凝滞,经脉不行,不通则痛,若风寒疼痛、里寒腹痛、疼痛剧烈时,可见面色苍白而青,这是青色主寒、主痛的一个方面。此外如久患肝病,肝血瘀滞时,患者亦出现青面晦暗的颜色。风心病人缺氧,则见口唇出现青色。
  2.红色:主热证
  面红是因发热时,皮肤血管扩张充血所致,有虚实之分。实证面红,常满面通红、发热、多汗,脉洪;虚证面红,常午后低烧、两颧发红,且多在久病后出现,是肝肾阴亏,虚火上炎之症,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等。此外,病久或病势沉重的人,面色突然呈现鲜艳浮红、娇嫩带白,是阴极于下、阳浮于上,属寒偏盛的“戴阳证”,不立即抢救,可能会死亡。
  3.黄色:主虚证、主湿证
  凡人面色发黄,肌肤亦发黄,则为黄疸。黄色鲜明如橘子色的,为阳黄,属湿热,多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等。黄色晦暗如烟熏的为阴黄,属寒湿,多见于慢性黄疸型肝炎或肝硬化、肝癌等。面色淡黄的,每见于血虚(贫血),可能由肠寄生虫、脾胃虚弱、消化和吸收不良等引起。若面色黄胖,多是气血虚且有湿邪所致。
  4.白色:主虚证、主寒证、主失血证
  面色淡白,为正气不足,身体虚弱,气血俱虚的表现,多见于急性失血、津液不足(失水)、慢性疾患等。急性病中,突然面色苍白,多属阳气暴脱。此外是寒证的剧烈腹痛,或虚寒战栗时也可见面色苍白。面部有白点、白斑,则表示失血证。
  5.黑色:主寒证、主肾虚证
  面色黧黑,多为肾阳虚衰、气血凝滞的重症。久病之后,肾精亏损,亦见黑色,如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心、肺、肾功能不全(如慢性心瓣膜病变所致的心功能不全),慢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都可见之。此外一些慢性肝炎,也可出现皮肤色素沉着。
  此外,某些患者的皮肤,还可出现斑、疹、白瘩。斑型如锦纹,点大成片,摸之不碍手。在临床上,热性病出现斑疹,多属营血郁热,透达肌表,一般以红润鲜明为佳,如色紫赤,属热毒较盛,色泽晦暗,则病情严重;如慢性虚弱病,皮肤出现紫斑,斑色青紫黯淡的,属于虚证。疹形如小米,高出皮肤之上,但也有夹斑带疹的。白瘩是一种白色的小疱疹,多见于热证挟湿的患者,痦色以明亮滋润者为佳,如颜色晦暗无光泽,属津液枯竭的重症。
  ……
展开
目录
中医诊断学讲义 (1)
中医治疗学讲义 (67)
外感讲义 (109)
针灸学讲义 (133)
卫生讲义 (192)
医古文研究 (204)
杂著 (232)
疑难病证 (333)
医案 (371)
验方选 (388)
偏方选 (402)
医方汇集 (410)
医学著作藏书目 (533)
后记 (64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