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军队和金融两个系统有多年领导工作经验并切身实践,独创了更符合中国本土文化的理论模型,具有实用性、专业性强的特点。对众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提升和修炼领导力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是一本集文化底蕴、实践指导意义和创新思维于一体的领导力经典之作。
本书基于中国本土文化的领导力理论,汲取了国学精髓、哲学精华、科学精粹,提出了独树一帜的“三维十二度”领导力模型,即将领导力分为三维硬实力和十二度软实力。三维硬实力,即品、思、行三个维度,分别对应领导者的品德、智慧和才能,它们共同构成了领导者的综合素养。十二度软实力,则包括自制力、亲和力、学习力、创造力、洞察力、谋划力、决策力、号召力、组织力、协调力、导向力和激发力,通过这些软实力引领追随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决地完成组织使命。
第三章 领导力三维正合
第四节 “器、术、道”之合
《神雕侠侣》中剑魔独孤求败在石壁上刻下以下几句话。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悔恨无已,乃弃之深谷。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独孤求败从“利剑”到“钝剑”再到“无剑”三个阶段,正是领导者从“权力”到“领导艺术”再到“威望”的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是“器”,靠的是“权力”这把“利剑”,让追随者敬畏;第二境界是“术”,靠的是“领导艺术”这把“钝剑”,让追随者服从;第三境界是“道”,靠的是“威望”这把“无形的剑”,让追随者敬仰。
领导者的修养要到达至高的境界,才能“渐进于无剑胜有剑 之境”。
一、悟道
器、术、道在领导力中是有明确标志的。有人根据领导者与下属的配合关系,形象地把领导者分为四种类型:一流领导——自己不干,下属拼命干;二流领导——自己干,带领下属一起干;三流领导——自己干,下属没事干;四流领导——自己干,下属跟你对着干。
这里三、四流领导虽然自己干,但可能干了下属能干的活,或者干了违背下属愿意的活,因而挫伤了下属的积极性。这里领导者的“能干”就像“紫薇软剑”,虽然锋利,会伤人,但也可能伤及自己。领导者自己所向披靡,下属却不买账,这样的领导是不称职的。
二流领导自己干,也可能干了下属能干的活,却忘了干领导者该干的活,这是一把“钝剑”,虽然能把下属的积极性勉强调动起来,但自己却非常吃力。这样的领导是不能充分发挥领导效能的。
一流领导不干下属能干的活,却干好了自己该干的活,干了下属想干而干不了的活,因而下属钦佩、拥护、服气,这是一把“无形的剑”。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这样的领导拥有了“领导者王道”,能够真正做到无为而治,从无为到无所不为。
那么,什么是领导者该干的事呢?一是战略层面的,即本单位、本行业、本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策略、发展道路等,让自己领导的企业或单位在行业里有地位,在社会上有威望,令外部人羡慕,让内部人有希望,前景好,有奔头;二是用人层面的,什么人应该用在什么岗位,什么岗位应该寻找什么样的人负责,如何选拔、考核、培养、使用、爱护、保护人才,如何制定人才发展战略等,让自己的部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心情舒畅,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三是精神层面的,倡导什么理念,建立什么文化,形成什么风气等,让自己领导的单位风清气正,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四是解忧层面的,干下属干不了的事,如对上请示、对外协调、对内沟通等,需要利用领导者的职位、头衔、威望、关系、人脉、经验等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对下属的关心、排忧解难等。领导者做好以上四件事,基本上达到自己不干下属拼命干的层次了,但还不一定就是一流领导,因为领导者在人们心目中的威望不仅仅看能力,还看自我约束、自我修为、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等内在品性。
二、闻道
领导者习练领导力的过程就是“闻道”的过程。韩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学习领导力就是闻领导科学之道。而闻道的方式又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境界。
第一境界,“下士闻道,索之以技”。索之以技就是学一些知识、技巧,让人变得机灵一些,这是技术层面的闻道,在品、思、行三维度中,重点解决“行”的问题。
第二境界,“中士闻道,求之以理”。求之以理就是学理论,求道理,让人变得聪明一些,是思想层面的闻道,在品、思、行三维度中,重点解决“思”的问题。
第三境界,即最高境界,“上士闻道,合之以身”。合之以身就是通过自身的感悟产生道理和技巧,放射出人生智慧的光芒,是智慧层面的闻道,在品、思、行三维度中,重点解决“品”的问题。一个人有了大智慧,就会超越“技”和“理”的限制,做出超乎想象的壮举。
领导干部闻领导科学之道,既要闻技术层面的道,也要闻思想层面的道,更要闻智慧层面的道,亲身感悟领导力的精髓。
就闻道的途径看,技巧可以通过勤学苦练获得,熟能生巧;理论可以通过艰苦的思索获取,慎思明辨;智慧却需要用品德来支撑,品是智慧的源泉,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有可能获得大智慧,一个品德不好的人可以很聪明,但不可能有大智慧。
“囚徒困境”的启示
“囚徒困境”是一个法学界的著名案例,说的是两名共同作案的犯罪嫌疑人被警察抓获,警察向两个嫌犯同时宣布政策:如果两个人当中,一个坦白,一个不坦白,坦白的一方当场释放,不坦白的一方坐10年牢;如果两人同时坦白,分别坐8年牢;如果两人都不坦白,分别坐2年牢。宣布完政策后,警察将两个嫌犯分别关押。按照最优决策理论,两人应该选择都不坦白,这样关押的年数最少,合计4年。但遗憾的是,他们都选择坦白,合计坐16年牢,选的是一个最差的方案。那么,犯罪嫌疑人为什么会选最差的方案呢?是他们不够聪明吗?不是,他们足够聪明,但品德不够,他们考虑的首先是自己的利益,只要自己能当场释放,管别人关多少年呢。而且他们从不信任别人,也不愿意为他人做出牺牲,所以,同时坦白、都关8年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可见,“品”上不去,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思”和“行”。一个领导者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做决策时往往会多从个人利益考虑,大多是得不到大家拥护的,有时甚至会做出极其错误或愚蠢的决策。
百行德为首,古人追求理想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是第一位的。身之不修,德之不立;德之不立,威之不树。以德服众,是做人为官的基本条件。古人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为官必以德服众。服众是最好的领导力、最强的号召力、最深刻的影响力。
终极挑战辩题,你支持哪一种观点?
21.正方:领导者贵有魄力,刚比柔重要。
反方:领导者贵有定力,柔比刚重要。
22.正方:领导者应倡导变革,勇于创新比维持稳定更重要。
反方:领导者须重视稳定,行稳才能致远。
第一章 领导力正论
第一节 把握使命,率众复命
第二节 科学、艺术、博弈
第三节 人人可以拥有领导力
第四节 领导者的角色定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领导力奇解
第一节 三大基石“硬实力”
第二节 十二支柱“软实力”
第三节 奇正之变“巧实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领导力三维正合
第一节 “品、思、行”之合
第二节 “情、理、法”之合
第三节 “儒、道、法”之合
第四节 “器、术、道”之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领导力十二度奇胜
第一节 自制力——心力的强度,心胜
第二节 亲和力——胸怀的广度,德胜
第三节 学习力——眼界的宽度,学胜
第四节 创造力——求新的睿度,智胜
第五节 洞察力——见事的敏度,知胜
第六节 谋划力——谋事的深度,谋胜
第七节 决策力——决策的气度,气胜
第八节 号召力——感召的力度,势胜
第九节 组织力——统合的缜度,刚胜
第十节 协调力——应变的灵度,柔胜
第十一节 导向力——领航的精度,信胜
第十二节 激发力——激励的效度,志胜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奇正相生
第一节 以正为本
第二节 以奇取胜
第三节 守正出奇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金分割”与领导力
第一节 “黄金分割”的哲学价值
第二节 “黄金分割”的领导力价值
第三节 “黄金分割”与灰度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领导力效能评估与提升
第一节 领导力商数
第二节 “黄金分割”在领导力评测中的运用
第三节 领导力提升
本章小结
附录“黄金分割”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