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主体要素与本土实践》一书聚焦于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及其实践路径,探讨了党建引领、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志愿者等主体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与关系。书中首先梳理了社区治理的历史脉络,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单位制”和“街居制”到现代社区治理理念的转变,分析了社会转型背景下社区治理面临的挑战与变革。
作者指出,党建引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区治理的最大优势,强调党组织在整合多元主体、推动社区治理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同时,书中深入探讨了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建设,指出其在社区治理中的基础性地位及其面临的挑战。
针对社区居民的需求变迁,《社区治理:主体要素与本土实践》分析了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新老群体交织现象,探讨了居民需求的多元化与治理方式的适应性调整。此外,书中还重点关注了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强调其在整合资源、构建社区共同体中的重要价值。
志愿者与慈善资源的整合也是社区治理的重要议题。书中指出,志愿服务不仅是社区治理的补充力量,更是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在实践层面,《社区治理:主体要素与本土实践》以项目化运作为切入点,分析了社区治理的总体性实践及其对多元主体的整合效应。通过具体案例,探讨了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创新实践,包括社区营造、社会组织托管服务、儿童、青少年及老年服务等项目。
最后,作者总结了社区治理共同体的构建路径,强调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社区自治能力的提升以及文化、情感与利益联结的重要性。书中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本土实践案例,还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提出了一整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框架,为社区治理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社区治理:主体要素与本土实践》是一部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社区治理研究著作,适合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及实务工作者阅读。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