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球可持续发展杰出女性奖得主丽莎·加尔尼埃新作
·结合正向心理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学的前沿研究揭示幸福感的核心来源
·到自然中去!我们本应如此幸福而自由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两门看似毫无共同之处的科学--正向心理学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都在探索如何改善人类的生活。人与自然的关联与内在链接,远比我们所认知到的更为紧密和深刻。《到自然中去!多以丰富的数据和扎实的研究展示了与自然共处以及与他人建立紧密关系如何帮助我们获得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通过严谨的科学研究以及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丽莎·嘉尔涅在统计数据的支持下颇具诗意地展露出人类与自然是无法分割的生命共同体,而自然界或大或小的变化也会给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带来影响与触动。本书兼具科学性与文学性,打破传统认知,提出幸福感不仅仅来自物质财富也会在与他人和自然的互动中悄然滋生。
到自然中去!坐在草坪上,在树荫下,在的小溪旁;轻柔地抚摸小猫或者小狗,观察身边的花草,聆听鸟鸣,在雨幕中深呼吸;奔跑、爬、悠闲地漫步、慵懒地休憩;与朋友见面、交谈、拥抱、大笑,爱人或者被爱……我们本应如此幸福而自由
序言:一抹微笑,为那片叶子
枯叶一张
红灯亮着。汽车在十字路口停驻,往来车辆络绎不绝。这处路口便似柏油广场正中央的一只机械芯,似涂油般通畅。行人匆匆,红绿灯闪烁。只为那一瞬间,那一付诸行动的瞬间,踩下踏板。风来了,原来是秋天。
红灯还未变为绿灯?一片叶子正巧落在我的前方。
是一张枯叶,连叶柄也是浅棕色的。一株梧桐突如其来地闯入视线,跌触在车辆的挡风玻璃上。叶片轻微弯曲,与玻璃之间存有三处联结点,保持一种平衡的姿态。它摇晃着,随秋风起舞。三处支点,一左一右,在瘠薄的地上舞动着诱人而诗意的表演。
它顺着透明斜坡下滑,如羽毛般轻盈的旋转。它是属风的。一阵风来,它便掠过车身,难觅踪影。
绿灯亮起。神奇的一瞬让位于自发的动作。我启动了汽车,而我的内心已愉悦满溢。金属及燃烧产生的能量激发着尖叫、轰鸣与爆音,而那片叶子在与属我的目光作短暂接触的时刻里生成了一个平行时空。
一抹微笑,为那片叶子。谁能相信呢?不过是一则隐匿于心灵身处的秘密罢了。
布鲁克林
朱莉·曼恩(Julie Mann)在美国纽约一所高中任英文教师。班里学生年龄大多介于十七到二十一岁之间,或是移民或是难民,同属背井离乡之辈。有些问题学生,有的爱争吵、爱喧哗,也有个性羞涩的,都在为获得文凭而挣扎。英语是所有人的必修课。班上共有三十多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仅有少数无需为补贴家用上夜班。
2016年5月,朱莉向学生们提议一起去教室外散步。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散步,他们将在与教学楼接壤的狭窄绿地上探险,尽管乍一看这只是一次十分普通的散步提议。
老师对学生发出指令:“走吧”,“别发出声音”。他们甩动手臂,显出慌张而不知所措的模样。朱莉一边观察一边思考:这场实验会沦为一场灾难吗?就在那时,一名同学鼓起勇气倾身触碰了一株植物。他并非无名之辈,他叫彼得,大家称他为“愤怒的彼得”。突然间,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其余学生羞怯地问道:“我们能坐在草坪上吗?”
朱莉把这则故事讲给我听,当时我们正在旧金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至善科学中心参加一场讲座。她微笑地看着照片里躺在树下休憩的学生,她的笑容感染了我。学生们看上去十分闲适,他们闭着双眼,不远处是皇后区的一架桥,桥上似乎传来车辆与高架列车的轰鸣声。他们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朱莉也笑着说道:“他们平和且自在。争吵和愤怒都消失不见了,快乐在他们脸上流淌。”
朱莉告诉我们,原本富有攻击性的鲁迪主动把树干揽在怀里,他微笑着轻吻树木,显然心情不错。而原本容易陷入神游的伦佐也主动在笔记本上记录下他的感受。
当然,朱莉解释道,她提前对那处地点进行了布置。但学生惊人的变化仍令其难以置信!她借用一名来自亚美尼亚的学生的话总结道:“当我走进教室时,脑袋里仍记挂着家里的种种问题。而走出教室后,内心却感到平静和放松,身体在新鲜空气里积攒着能量。”
我写信给朱莉以确认异样的嘲笑声是否存在。她回复道:“恰恰相反,他们非常尊重彼此,那一段经历令他们印象深刻,而他们也渴望分享。”她继续写道,在每学年开学的数周内,她坚持让学生两人一组在教室里合作完成日志写作以增进了解。之后,再布置一篇作文让学生就合作谈各自的感受及可能的问题。简言之,朱莉在了解学生感受后得以阐明合作的建构性。但她并不认为合作是促成惊人转变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