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系统研究
0.00     定价 ¥ 13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800077
  • 作      者:
    作者:肖国华|责编:邓娴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2
收藏
内容介绍
科技成果转化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系统研究》率先提出以科技服务机构为政、产、研之外的第四螺旋,并运用互信息测度理论,基于既有的三螺旋算法设计了四螺旋创新协同度计量指标,揭示科技服务机构对原有三螺旋体系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催化和促进作用。基于投入-产出评价梳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宏观层面影响因素,结合德尔菲法与网络层次分析法对四螺旋模型下具体操作层面的成果转化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还针对科技成果交易双方*核心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系统地提出解决思路。《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系统研究》提出基于四螺旋模型、针对前述影响因素、以情报工程学理念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系统的具体路径,以期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绪论
  1.1研究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
  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驱动力,是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和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是,它并非天然的、直接的生产力,需要有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的过程才能转变为促进生产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在近年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在我国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内在要求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需要在更大规模上以更大效率加以推进。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理应在其中发挥更大作用。
  1.1.1党和国家重视科技成果转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发展技术市场,健全技术转移机制”“创新商业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6年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要求“构建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并计划“把技术转移和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纳入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评价指标中,同时要发展成果转化机构,并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的作用。2021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鼓励将符合条件的由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企业使用。推进创新创业机构改革,建设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队伍 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试点”。
  2015年8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颁布,这是从国家法律层面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大力加强;随后,国务院专门制定并于2016年2月出台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紧接着,国务院办公厅在2016年4月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这被时任科学技术部(简称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的王志刚称为从修订法律条款、到制定配套细则、再到部署具体任务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三部*”,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然后,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和多个省区市陆续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指导意见、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具体措施等文件,不断推进该项工作。
  进一步地,2017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会议强调,建立和完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要聚焦影响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遵循技术转移规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技术供需对接,打通科技转化通道,强化联动协同,加快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更好发挥技术转移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该建设方案于2017年9月由国务院印发。科技部随后于2018年2月形成贯彻落实该建设方案的部门任务分工方案。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科学技术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该规定明确“牵头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拟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促进产学研结合的相关政策措施并监督实施。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组织发展。”同时成立“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承担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工作,提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科技知识产权创造的相关政策措施建议,推动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组织发展。”同年,《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发布,着力促进创新创业环境、发展动力、就业能力、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平台服务等方面升级,完善创新创业金融服务,加快构筑创新创业发展高地。
  2019年,财政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大授权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通知》,“在原已下放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国有股权管理授权力度,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有关国有资产全链条管理,支持和服务科技创新”。2020年,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高校要将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发展作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主要抓手和重要载体”,“提出了包括建立技术转移机构、明确成果转化职能、建立专业化人员队伍、完善机构运行机制、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加强监督管理等6方面重点任务”。
  2020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进一步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升双创示范基地对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的带动作用,促进双创更加蓬勃发展,更大程度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围绕科技成果‘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怎么用’完善评价机制”,要进一步发挥科技成果评价的“指挥棒”作用。
  2023年,习近平在人大、政协和广东、河北、陕西、江苏、四川多次强调科技成果转化,7月在四川视察时要求“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
  1.1.2当前现状尚未满足发展要求
  一方面,科技创新需要加强加速,特别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将科技成果更大规模地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但是我国当前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仍然不大。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数据来看,2021年中国专利申请量506031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427845件;中国专利授权量446716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585910件;而2021年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数量为4271份,涉及专利仅16125件。国家知识产权局2022年6月发布的《2021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反映的数据是:2021年有效专利的许可率为5.3%,转让率为4.7%,比例较低。
  再以中国科学院的统计数据为例:中国科学院2021年专利申请总量2235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和国际专利申请合计20497件,占比91.7%;专利授权总量16581件,其中发明专利和国际专利合计13681件,占比82.5%;当年新订转移转化合同556项,合同金额66.59亿元,其中转让21.87亿元、许可15.55亿元、作价入股29.17亿元;转移转化专利总计2222件,其中转让950件、许可524件、作价入股748件;2021年,全院院属单位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到账经费共计25.16亿元,较上年增长39.3%。当年到账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院属单位有37家,其中,前20位院属单位(全院研究单位114家、大学2所,还有其他支撑单位、控股企业等若干)到账经费总额占全院总额的84.4%。上述中国科学院数据,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科学院成果转化技术转移工作发展迅猛,另一方面反映了成功转移转化的专利数量比例偏低、专利技术成功转移转化的院属单位分布还较不平衡。
  虽然上述数据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全国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的情况,但是仍可据此大致推断出,全国有部分的专利技术没有得到应用,排除低价值专利之后,其中仍然可能有部分的高价值的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湮没在从实验室研究到商品化产业化之间的“死亡之谷”中。成果转化技术转移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极薄弱的环节,而它又是加强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因素,攻克这一难关方能更快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地缘政治与全球竞争加强对抗,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供链自主可控的目标,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科技成果转化在产业链各环节的渗透融合,是我国必须关注的重要工作。实际上,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机关到公司企业,从财政拨款的项目审批到基于市场需求的企业投资,现在对科技创新及其与产业结合的重视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这样的时代要求下,科技成果转化必然需要大力加强,也必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理论、政策、模式、服务体系以及信息服务系统的研究,不仅极有意义,而且具有时代的紧迫性。
  1.1.3相关研究尚未满足形势要求
  科技成果转化是当前我国亟须加强并且极具发展前景的工作,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因此,从信息管理的角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基于三螺旋(triple helix)、四螺旋协同创新模型对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进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对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系统进行深入研究,将拓展和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从文献检索结果来看,从信息管理学、信息资源管理学、情报学角度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角度对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的研究都还相对较少。
  截至2022年8月20日,万方数据知识平台(简称万方)的中文论文专业检索结果显示:题名或关键词包含“技术转移”或“成果转化”的期刊论文共49666篇、学位论文共6296篇、会议论文共3575篇,其中题名或关键词又包含“信息”或“情报”的期刊论文共2475篇、学位论文仅308篇、会议论文仅177篇;在上述题名或关键词包含“技术转移”或“成果转化”的论文中,题名或关键词又包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或“双创”“众创”的期刊论文仅129篇、学位论文仅6篇、会议论文仅3篇。
  同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的中文论文专业检索结果显示:篇名或关键词包含“技术转移”或“成果转化”的期刊论文共16209篇、博硕士论文共1455篇、会议论文共647篇,其中篇名或关键词又包含“信息”或“情报”的期刊论文仅659篇、博硕士论文仅24篇、会议论文仅15篇;在上述篇名或关键词包含“技术转移”或“成果转化”的论文中,篇名或关键词又包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或“双创”“众创”的期刊论文仅37篇、博硕士论文无、会议论文1篇。
  同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检索结果显示:论文标题中含有“技术转移”(technology transfer*)或“技术商业化”(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或“技术市场化”(technology market*)的期刊论文共计2470篇(其中“技术转移”2262篇)、会议录文献985篇(其中“技术转移”899篇);其中,标题中又包含了“信息”或“情报”(information,informatics,or intelligence*)的,期刊论文为72篇、会议录文献为39篇;在上述标题中含有“technologytransfer*”或“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或“technology market*”的论文中,标题又包括了“双创”(“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或“大众创业”(mass entrepreneurship)或“万众创新”(massinnovation)的期刊论文和会议录文献均无。
  同日,ProQuest的英文学位论文检索结果显示:论文标题或摘要中含有“技术转移”(technology transfer*)或“技术商业化”(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或“技术市场化”(technology market*)的博士论文共计2300篇(其中“技术转移”1871篇);其中,标题或摘要中又包含了“信息”或“情报”(information,informatics,or intelligence*)的,博士论文为143篇;其中标题或摘要又包括了“双创”(“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 1
1.2 主要概念辨析与说明 7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方法 12
第2章 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规律与特点 17
2.1 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与一般特征 17
2.2 众创背景下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 28
2.3 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经济学观点 32
2.4 本章小结 45
第3章 四螺旋模型及其创新协同度 47
3.1 四螺旋协同创新模型的提出 47
3.2 基于互信息的四螺旋创新协同度研究 50
3.3 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在四螺旋中的定位与功能 65
3.4 本章小结 67
第4章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影响因素 69
4.1 基于投入-产出评价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69
4.2 基于专家调查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影响因素重要性评价 84
4.3 基于四螺旋模型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重点 107
4.4 本章小结 108
第5章 众创背景下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系统 110
5.1 概念与范畴 110
5.2 建设总体理念 111
5.3 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任务 113
5.4 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系统的服务开展 128
5.5 四螺旋各主体的诉求与功能和信息服务系统的运行机制 135
5.6 本章小结 143
第6章 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探索 145
6.1 基于PC端的“某省联创通”系统 145
6.2 基于移动端的“某市科创通”系统 158
第7章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166
7.1 加强政产研服四大主体相关功能及四螺旋协同创新合力 166
7.2 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畅通供需双方对接 172
7.3 借势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点线结合带动区域层面规模发展 179
附录 政产研服创新协同度数据检索策略 18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