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第一节 选题说明
第二节 研究概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本书结构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基本模型
第一节 内债信用问题
第二节 基本博弈模型构建
第二章 民国时期内债发展的背景及概况
第一节 1912-1936年政治经济概况
第二节 1912-1936年中央政府的财政概况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内债发展
第三章 “弱政府”背景下1921年内债整理的博弈分析
第一节 信用失范的内债体系
第二节 重构内债信用
第三节 1921年内债整理的实施效果
第四章 “强政府”背景下1932年内债整理的博弈分析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银政合作的新格局
第二节 日本侵略下的市场预期与财政危机
第三节 应对财政危机的博弈分析
第五章 金融统制背景下1936年内债整理
第一节 国际危机时期的新格局
第二节 时间不一致性下的行政干预
第三节 内债整理的影响研究
第六章 内债整理的成因探析
第一节 宏观经济环境维度
第二节 发行主体维度分析
第三节 内债发行条件维度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现实启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对当前债务问题的启发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