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方法、实践、话语
人文学的间断性
远亲
无用知识的价值
危机再临
第一章 现代大学与智识统一性之梦
一个理念的应用
职业学者对哲思之人
学者的使命
作为组织机构的大学
国家对学术的兴趣
第二章 伤怀学仕的悲叹
重拾新人文主义
不自由普鲁士中的“自由民诸艺”
专业化的代价
第斯多惠与衰落文章
学术自由与学仕的两难
对永恒的紧张关系的赞颂
第三章 语文学与现代性
矛盾的天才
教育和统一
学校演化之争
以教育为要务的理论
人文学和人文主义知识的危机
尼采与洪堡
产业语文学
尼采笔下的危机管理
第四章 实验室中的学仕
生理学的兴起与穆勒门下的学仕
赫尔姆霍兹论人文学和自然科学之关系
赫尔姆霍兹论知识的派系之争
自然科学的人文主义究竟是什么?
自然科学的人文主义之局限
杜布瓦 - 雷蒙论知识的局限和科学史
真理的碎片化
第五章 现代人文之慰藉
精神生活的不可比性
人文学的道德目的和历史正当性
一种新的形而上学?
哲学院系的分化和一个理念的终结
回归康德以及重划知识边界
信念与学术生活
第六章 马克斯·韦伯、学术与现代的克制
再造洪堡
青年的形而上学
大学阴影下的智识工作
祛魅的世界
韦伯与人文主义知识的危机
使知识返魅之梦
人文学与历史的意义
自由主义、民主和狭隘人文学的兴起
现代人文的方法和情怀
祛魅的大学和返魅的人文学
学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学术领袖的魅力与人文学的宿命
第七章 美国的危机、民主与人文学
制度建设
巴尔的摩派
欧洲移民的种种人文主义思想
克里斯特勒与文艺复兴修正主义
后学科化的人文学
结论
致谢
注释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