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附精美熵增定律原创插画。
2、内附百万粉丝自媒体人“老齐”的深度解读语音。
3、解开一切人性问题的底层规律。
4、任正非、雷军、贝佐斯、巴菲特等大佬推崇的商业逻辑。
5、11个熵减法则让你轻松应对烦恼人生。
6、抖音、B站、小红书、知乎热点话题。
7、一切问题的底层规律,万物演化的终极规律。
8、所有事物都在向着无序和混乱发展。
AI时代,如何应对不确定的生活
熵增定律是由德国人克劳修斯提出的物理学定律,揭示事物总是向无序的方向的发展,最终走向灭忙。其中“熵”表示事物内部的混乱程度,当内部很乱时,可以说代表熵值高,当内部有序时,代表熵值低。
本书通过成长型思维、心流、罗森塔尔效应、马蝇效应、霍桑效应、复利效应等11个熵减法则,让你轻松应对充满麻烦的人生。
为什么放弃容易,坚持很难?为什么懒散容易,自律很难?为什么变坏容易,变好很难?为什么变胖容易,变瘦很难?为什么分心容易,专注很难……这些问题看似毫不相关,其实背后都遵循熵增定律。
万物演化的终极规律
为什么滚烫的开水一倒入玻璃杯中,白色的雾气在杯口会稍纵即逝?不到15分钟,开水会变成温水,然后水温逐渐与室温趋同?
为什么一部手机、一台电脑,随着使用时长的累积,存储设备里的碎片信息会越来越多,系统越来越卡,散热越来越差?
为什么很多人总是感到睡懒觉容易,早起很难;吃美食长胖容易,减肥很难;玩游戏、刷短视频容易,自律很难?
为什么创业之初人人都充满激情,但从成熟期开始,制度流程开始变得僵化,科层制度开始变得官僚,反应速度也变得越来越慢?
能够解释以上问题的,正是熵增定律。它诠释了宇宙最终极的、亘古不变的底层规律。理解这个底层规律,人们就有机会找到破解之道来对抗熵增。
在学习如何对抗熵增之前,首先需要理解熵到底是什么。我们学过物理,知道宇宙中的任何物体都处于运动状态。运动产生了能量,而能量又可以以动能、势能、化学能等多种形式存在, 并且还可以互相转换。不同形式的能量在传递和转换的过程中遵循着守恒的定律,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又被称为热力学第一定律。
但除了能量之外,物体内部的分子也会不断振动,振动频率的大小需要有一个指标来衡量,这个指标就是“熵”。熵,英语是entropy,希腊语为εντροπία。在希腊语中,εντροπία的意思是
“内在”。“熵”来自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本质是一个系统“内在的混乱程度”。比如你打开煤气,加热一壶水,水烧开了,但煤气从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中,并非100%都进行了转化,一部分热能传递给了周围的空气,并消散在宇宙之中。而这部分的能量不可逆,永远无法再次被利用,并且永远在增加。熵增表示一个系统从相对有序的状态向相对无序的状态的演变。而“负熵”与熵增的概念相反,是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演变的趋势。比如绿色植物在太阳光的照耀下,将太阳能转化成生物质能;种子发芽生长,开出花朵;蔬菜成长、成熟,结出果实等都是负熵。
那什么是“熵增定律”呢?“熵增定律”是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种表述方式。简单地说,熵增定律是指一个孤立系统,即非活的系统如果被独立开来,又或者把它放置到一个均匀的环境中去,环境中的所有运动都会因为摩擦力的存在而在极为有限的时间里停下来。水从高处流到低处,电流从高势能流向低势能,各种势能都会消失;高温也会变为低温并达到平衡。最终,整个
系统会退化为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一团物质。这种状态将永久不会改变,人们再也无法观察到系统中的任何变化,因为它已经归于死寂。熵增定律在许多人看来是十分消极、令人无奈的定律,虽然没人能逃过熵增定律,但高手懂得如何对抗它。熵增定律有效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个是没有外力做功,另一个是孤立系统。因此,如果有外力做功和系统开放,就能对抗熵增,实现负熵。
第一章 一切问题的底层规律:熵增定律
第一节 来自物理学家的发现
万物演化的终极规律
克劳修斯的发现
对抗熵增的两条路径
好的状态:精神负熵
第二节 万物以“负熵”为生
华为的活力之源
持续做功的亚马逊
信奉开放系统的谷歌
第二章 熵减法则:成长型思维
第一节 容易成功的方法论
不断挑战才能成长
成长型思维的三大误区
构建成长型思维模式
第二节 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从“你不行”到“世界冠军”
从全身瘫痪到催眠大师
成长型思维成就领导力
第三章 熵减法则:损失厌恶原理
第一节 比起成功,我们更害怕失败
我们天生喜欢规避风险
因害怕损失而改变
星星法则,做出持久改变
小心被别人套路
第二节 通过“损失”激发行动
激励工作的话术
在线教育的套路
商家的“限时活动”
第四章 熵减法则:从众效应
第一节 别人都在做,我也要做
阿希的“线段实验”
从众行动的三要素
给自己一个内在动机
第二节 不能被群体“抛弃”
主场优势的从众效应
利用从众心理克服恐惧
对抗系统外部的熵增
第五章 熵减法则:路径依赖效应
第一节 以前怎样,以后还怎样
沉没成本带来的魔咒
从形成到失效的规律
路径依赖的好处和反噬
第二节 打破路径依赖
流传至今的“QWERTY”键盘布局
打破路径依赖,实现业绩增长
自我改变的三大法则
第六章 熵减法则:心流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体验
成长体验
心流产生的五大路径
第二节 精力充沛的工作方式
在工作中创造心流
游戏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