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家中心城市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演化与动力机制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24153545
  • 作      者:
    作者:卢璐|责编:张现//张启阳
  • 出 版 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2
收藏
作者简介
卢璐(1986.9一),湖南常德人,旅游管理硕士、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导师,现就职于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西安高新管委会旅游管理部门。数年来,一直从事旅游规划和行业管理研究工作,在《浙江大学学报》《企业经济》等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2篇,参与或主持横向和国家、省级基金项目20余项。小宇宙App播客:《豌豆儿的斜杠时间》。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西安国家级中心城市为案例地,从发展历时性和空间布局两个维度,运用旅游学、区域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采用“特征识别”—“过程分析”—“机制解释”的路径,对1980年到2019年间西安市旅游产业聚集区演化过程、阶段特征、集聚效益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判识西安旅游产业集聚水平,总结旅游产业集聚区不同的形成模式和演化机制,并实证分析了几大典型旅游集聚区的差异。研究立足实践理论发展现状及需求,遵循理论研究的规范性步骤及环节要求进行解读,具有实践价值。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三节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城市旅游
二、产业集群与产业集聚
三、产业集聚区与旅游产业集聚区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空间结构相关理论
二、区域经济相关理论
三、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四、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节 相关研究进展
一、产业集聚区研究进展
二、旅游产业集聚区研究进展
三、研究述评
第三章 区域概况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案例地概况
一、位置及范围
二、重要性和典型性分析
三、城市空间结构及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第二节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一、数据采集
二、数据预处理
第三节 数据分析方法
一、定性方法
二、定量方法
第四章 西安市旅游产业发展与集聚区识别
第一节 西安市旅游产业阶段性演变分析
一、阶段划分依据
二、1978年至1991年初创期
三、1992年至2003年形成期
四、2004年至2011年加速期
五、2012年至今成熟期
第二节 西安市旅游产业核心要素空间格局
一、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格局
二、旅游住宿业空间分布格局
三、旅行社空间分布格局
四、交通客运业空间分布格局
五、旅游核心要素分布规律
第三节 西安市旅游产业空间聚类特征
一、核心要素的区位熵分析
二、空间邻近性分析
三、多距离空间集聚度分析
第四节 西安市旅游产业集聚区的识别
一、空间样方分析
二、旅游集聚度指标体系构建
三、基于空间样方法的旅游产业集聚区识别
四、基于核密度的旅游产业集聚区识别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西安市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形成与演化
第一节 旅游产业集聚区形成演化的理论架构
一、旅游产业集聚区分析的结构框架
二、旅游产业集聚区演化过程的“三阶段假说”
三、旅游产业集聚区的集聚模式
第二节 临潼旅游产业集聚区
一、空间范围与要素分布
二、形成背景与功能定位
三、演化阶段与过程分析
第三节 城墙一回民街旅游产业集聚区
一、空间范围与要素分布
二、形成背景与功能定位
三、演化阶段与过程分析
第四节 秦岭北麓旅游产业集聚带
一、空间范围与要素分布
二、形成背景与功能定位
三、演化阶段与过程分析
第五节 大雁塔一曲江旅游产业集聚区
一、空间范围与要素分布
二、形成背景与功能定位
三、演化阶段与过程分析
第六节 浐灞旅游产业集聚区
一、空间范围与要素分布
二、形成背景与功能定位
三、演化阶段与过程分析
第七节 小结
第六章 旅游产业集聚区形成的动力机制与比较
第一节 集聚区形成的内部动因:为何集聚
一、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驱动
二、产业供给链与市场需求的驱动
三、分工合作与集聚创新的驱动
四、多元主体的适应性行为支撑
第二节 集聚区形成的外部动力:因何集聚
一、资源导向集聚模式的动力机制
二、市场导向集聚模式的动力机制
三、政策投资导向集聚模式的动力机制
四、复合导向集聚模式的动力机制
第三节 西安市旅游产业集聚区的模式对比
一、总体空间结构模式演变比较
二、基于文本数据的动力要素分析
三、基于规模和效率的效应对比分析
四、未来西安旅游产业集聚区培育展望
第四节 集聚区的形成对西安旅游发展的意义
一、资源整合与旅游竞争力提升
二、空间优化与城市发展互构
三、文化传承与城市地位塑造
第五节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创新
一、研究结论
二、创新之处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