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部全景反映春运70年变迁的图文书
2.精选70年春运经典影像和背后动人故事
3.捡拾几代人独有的春运记忆,记录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
4.封面牛皮纸,加烫红金,老照片满满怀旧氛围
5. 书写家国故事,呈现百姓记忆,在流动的大中国,看见自己回家时的最初模样
6. 随书赠送一对过年门神和一对2025乙巳书签
2024年12月4日,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审批,春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成为全人类共享的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极具生活情感与生活理想的节日,春节是维系个人与家庭、社会、国家的情感纽带,每年临近春节,亿万中国人就会踏上回乡之旅,不远千里万里和亲人共度佳节,感受家的温暖与力量。这种情感的维系和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自1954 年“春运” 一词首次出现在媒体,就带着鲜明生动的中国特色和丰富深刻的情感内涵而来,承载了中国人许多难忘的记忆,细节尤为触动人心。《春运(1954-2024)》以春运为视角,以影像方式回望过去70 年中国人过春节的节奏、方式,出行的频率、人次,出行的时间、目的地等。从早期太原站女运转车车长的工作场景到无锡汽车客运站繁忙景象,从吉林市蛟河火车站的拥挤人群到海口市秀英港码头的车辆滞留,从春运期间执勤战士维护秩序的画面到军队医疗队员乘坐高铁专列驰援武汉的瞬间……这些画面记录了春运的变化,勾勒出一幅中国人春节回家与出行并行交错的社会图景,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真实反映了中国人在春运中的精神面貌和情感世界,见证了从1954—2024年中国社会的沧桑巨变。
无论家有多远,这一生我们都走在回家的路上。《春运(1954-2024)》带领我们穿过光影的长河溯源而上,重拾那些被岁月遗落的温情碎片,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影像,记录下时代的印记,感受先辈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坚实足迹,让这段历史能够成为国人心中永不磨灭的记忆。
第一章1950-1979 春芽萌动
太原北车辆段的女子检车班
50 年代的苏州“春运”
第二章 1980-1999 春潮涌动
我的春运记忆
火车上的一件憾事
1990,春运江湖
第三章 2000-2009 春风和煦
我经历的第一个春运
从一票难求到“互联网 +”出行
暖心之旅
第四章 2010-2019 春意盎然
2015 年无锡汽车客运站春运服务日记
第五章 2020-2024 冬尽春来
在怀化看火车
我拍春运二十年
第六章 春运70年 春暖旅途
附录
春运老物件
我拍摄 " 春运 " 的感受
台湾交通散记:体验台湾的春运和班线公交化
后记
春运,一趟没有终点的列车
我喜欢我策划的这个选题
春运改变中国,春运成就中国。
——人民网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对过年回家的渴望从未改变。
——工人日报
春运,是一部微缩的中国出行史。“运”育了最丰富的情感记忆,也见证着中国经济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日报
一年年的春运中,一张小小的火车票如同一个最忠实的见证者,见证着春运里国人的匆匆背影,见证着社会的日新月异。
——中国青年报
如果说亲情是结,那么春运就是连接这些结的线。铁路春运七十载,车轮轧过铁轨,载满乡愁的列车向着家的方向,一路奔驰……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