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拉康式精神病主体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2687869
  • 作      者:
    作者:(比)斯蒂恩·范霍勒|责编:苗苏以|译者:贺罡
  • 出 版 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25.03
收藏
编辑推荐

以拉康理论“四阶段”为经、精神病临床研究为纬,清晰呈现拉康关于精神病的见解及其精神病概念的转变。

结合丰富的临床案例,展现拉康的独特方法在精神病治疗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源自作者有关拉康精神分析治疗精神病原则的系列讲座,文风清晰、简练、富有条理,适合初级读者研读。


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斯蒂恩·范霍勒(Stijn Vanheule),比利时根特大学精神分析与临床心理学教授、执业精神分析师、新拉康精神分析学派成员。著有《再探精神病诊断:从〈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到临床个案表述》(Psychiatric Diagnosis Revisited: From DSM to Clinical Case Formulation,2017)、《拉康式精神病主体》(The Subject of Psychosis: A Lacanian Perspective,2011);与德里克·胡克合编《拉康论抑郁症和忧郁症》(Lacan on Depression and Melancholia,2022)。

 

译者简介

贺罡,70后,拉康派精神分析家,精神分析行知学派(EPS)成员,2007年接触拉康理论。另译有《在温尼科特与拉康之间工作》(待出)。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深入探讨了雅克·拉康对精神病研究的贡献,作者将拉康的工作分为四个广泛的时期,详细介绍并分析了每个时期所包含的一系列核心概念和重要文本,尤其是这些概念和文本对精神病临床实践的影响。本书特别关注拉康对临床案例和文学作品的讨论,以及他与心理学、精神病学、哲学和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批判性对话。本书为理解精神病的复杂性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展开
精彩书评

作者清晰的阐述风格展现了他对拉康理论出色的理解,这将为任何希望理解拉康理论复杂逻辑的人提供帮助。

——《美国精神分析协会杂志》

本书为拉康精神病主体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出色的解读,应该作为当今精神分析临床实践的出发点。

——《理论与心理学》

从超现实主义角度对疯癫表象的关注,到对其进行文学能指化的尝试,本书对拉康的这一轨迹进行了极为清晰的拆解。

——《精神分析笔记》


展开
目录

图表目录

总  序 翻译之为精神分析家的任务

致  谢

引  言

 

第1部分 第一时期:想象性认同的时期

1 精神病作为一种想象界障碍

第2部分 第二时期:能指的时期

2 对精神病的结构性研究

3 排除及其命运变迁

4 研究幻觉的一种新方法

5 探究妄想

第3部分 第三时期:对象a的时期

6 精神病中的对象a和享乐

第4部分 第四时期:纽结时期

7 纽结与链环逻辑中的精神病

 

参考文献

索  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