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林希逸的生平及著述
第一节 林希逸的故乡
一、福清的山水人文
二、林氏的父母家系
第二节 林希逸的师友
一、求学之路
二、理学师承
三、友人交往
四、从仕之途
第三节 林希逸的著述
一、林希逸的著作及其佚存情况
二、“三子口义”版本文献概述
第二章 “三子口义”的诞生背景
第一节 政治地域环境
一、南宋的政治格局
二、南宋时期福建概况
三、南宋的政教关系
第二节 宗教思想氛围
一、南宋时期的儒教
二、南宋时期的佛教
三、南宋时期的道教
四、三教合一的潮流
第三节 林希逸与佛道的因缘
一、林希逸与佛教
二、林希逸与道教
第三章 “三子口义”引书论析
第一节 “三子口义”引书详情分述
一、《老子鬳斋口义》引书详情
二、《庄子鬳斋口义》引书详情
三、《列子鬳斋口义》引书详情
第二节 “三子口义”引书分析
一、“三子口义”引书量比分析
二、“三子口义”引书类别分析
第三节 “三子口义”引用方式辨析
一、对典籍原文的征引
二、对典籍书名的引用
三、直引学者观点或经历
四、不明出处的引文
第四章 “三子口义”的“三子观”研究
第一节 “三子”其人其书
一、老子其人其书
二、庄子其人其书
三、列子其人其书
四、“三子”关系辨析
第二节 读“三子”之法
一、为何“别具一只眼”
二、如何“别具一只眼”
三、读《老》《庄》之别
第五章 “三子口义”的阐释方法研究
第一节 “口义”释义
第二节 “三子口义”之文辞阐释方法
一、文辞譬喻的评点
二、章法文脉的解析
三、文辞阐释方法的施用
第三节 “三子口义”之文意阐释方法
一、前后互解
二、“三子”互解
三、以儒解“三子”
四、以佛解“三子”
第六章 “三子口义”的三教关系论研究
第一节 儒道关系论
一、《老子鬳斋口义》中的儒道融合论
二、《庄子鬳斋口义》中的儒道融合论
三、《列子鬳斋口义》中的儒道融合论
第二节 儒释关系论
第三节 释道关系论
一、类比佛书与《庄》《列》
二、辨析佛理源流
第四节 炼养之学与“老庄”
第七章 “三子口义”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 后世学人对“三子口义”的评议与征引
第二节 “三子口义”对老、庄、列学的影响
一、《老子鬳斋口义》对后世老子学的影响
二、《庄子鬳斋口义》对后世庄子学的影响
三、《列子鬳斋口义》对后世列子学的影响
第三节 “三子口义”在日本
一、“三子口义”在日本历史上的研究情况概述
二、“三子口义”与日本道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