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新世纪小说诗学
长篇小说的文体生成与当代长篇小说主流美学
当代长篇小说70年:时代潮涌与审美嬗变
当前农村现实题材文学创作与柳青的启示
第二辑 新世纪小说家论
社会历史传奇的人性蠡测——论季宇的中短篇小说
“进城农村人”的生命纹理——许春樵中篇小说集《生活不可告人》点评札记
论李为民的都市小说及其叙事策略
生存恐惧的诗意触摸——潘军小说论
寂寞而自在地行走——论许辉的中短篇小说
第三辑 新世纪长篇小说论
道德理想主义的叙述困境——评许春樵长篇小说《酒楼》
投降,不关武器的精神事件——论许春樵长篇小说《放下武器》
小人物的“房事”或人生的“倒刺笼”——评许春樵长篇小说《屋顶上空的爱情》
人民性与穷人的道德理想主义——论许春樵长篇小说《男人立正》
当代历史视野中的创业神话与古典爱情——论许春樵长篇小说《下一站不下》
永不熄灭的仇恨与爱恋——论严歌苓长篇小说《妈阁是座城》
手指触摸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历史——评钟求是长篇小说《等待呼吸》
困境假设下的老年凝视、乡土镜像与人性症候——评李凤群长篇小说《大望》
顺其自然:老宅、人物与叙述——评王安忆长篇小说《考工记》
乡村少年“残忍”的成长记忆——评何世华的两部少年成长题材长篇小说
父亲身影中的当代乡土伦理嬗变——评赵宏兴长篇小说《父亲和他的兄弟》
成长的诗意与无奈——评子薇长篇小说《此情可待成追忆》
古典主义的价值情怀和叙述编码——读孙志保长篇小说《黄花吟》
今宵如何难忘?——评子薇长篇小说《今宵多珍重》
陷入婚姻纠葛的叙述——评张尘舞长篇小说《因为痛,所以叫婚姻》
浪漫而古典的诗意——评刘湘如长篇小说《风尘误:朱熹和严蕊》
女人如水,沧桑而疼痛——评唐玉霞、王毅萍长篇小说《情断南宋》
历史风云中的理想徽商形象——评季宇长篇小说《新安家族》
新史传叙述的典范之作——论季宇长篇非虚构文学《淮军四十年》
“别样”的官场叙事——孙再平、桂林长篇小说《娘千岁爹万岁》序
江南水乡的怪诞传奇——陈庆军小说《天堂鸟》序
捕捉一个时代的光影——谈正衡长篇小说《芙蓉女儿》阅读札记
第四辑 中短篇小说论
雕刻一朵浪花让它照亮生活的未来——读黄惠子的小说《旅途》《浮出水面》
西部镜像的两面——敦厚安宁与雄奇动荡——读卢一萍的散文《背起太阳上长安》和小说《无名之地》
女性成长词典、剧情补叙及反童话叙述——读虹影的随笔《虹影词典30则》与小说《西区动物园》
写出凡世奇人的执着与精彩——读季宇短篇小说《老歌的春天》和《月光如水》
爱情的“事故”与成长的故事——读思之青中篇小说《在瑞安》
梦里邂逅一群哲学家——读赵焰短篇小说《邂逅白发魔女》
中年女人的生命中没有传奇——评海饼干小说《衰老从几点钟方向开始》
有一种悲剧结胎于善意的逻辑——评许春樵中篇小说《麦子熟了》
论潘军近期小说中的戏剧原型意象及其审美功能——以《断桥》《知白者说》《十一点零八分的火车》为例
生命晚年的锈色之美——读李为民短篇小说《白兰花香》
被毁灭的女性人生——评子薇的中篇小说《血脉》
“土得掉渣儿”的乡土叙事——评李圣祥中篇小说集《小窑堡纪事》
一条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游来游去的鱼——读何世平小说集《去城市》
乡土生活方式的现代处境与创作主体的调和姿态——读余同友的《湖泊》、木叶的《野放牛》和李云的《渔光曲》
第五辑 新世纪安徽文学编年
2007—2008年度安徽长篇小说和传记获奖作品综评
2018年安徽小说创作漫评
2019年安徽小说创作漫评
2020年安徽小说创作漫评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