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分配正义的当代思想语境:在经济学与哲学之间
一、重返“罗尔斯时代”
二、从福利经济学到社会选择理论
三、分配正义研究中的规范性问题
第二章 社会选择思维的经济学源流
一、人际效用比较的经济学争论
二、社会选择理论中的人际比较问题
三、人际效用比较的认识论意涵
四、社会选择的规范性:海萨尼的“非个体性”
五、分配正义的社会选择结构
第三章 分配正义的建构性方案
一、原初状态中的选择:排除概率计算
二、基于“道德人”模型的社会选择
三、基于社会选择思维的《正义论》重释
四、罗尔斯与社会选择理论的分野
五、分配正义的建构逻辑
第四章 分配正义的选择基础:个体经验与自由价值
一、个体偶然性与诺奇克的历史演进思维
二、“个体分离”模型的三种形态
三、个体在社会秩序中的自由可能性
四、洛克财产论与分配正义的契约论辩护
五、社会选择思维的政治性
第五章 分配正义的选择约束:社会事实与平等价值
一、自由与平等的价值之争
二、平等价值与激励机制的兼容问题
三、分配正义的规范性来源
四、社会分配的事实逻辑
第六章 社会事实对分配正义的规范性辩护
一、分配正义与经验事实的关系
二、对现代社会事实的观察
三、分配正义的事实基础:现代货币
四、社会选择思维的规范性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