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英雄花开英雄城(第1辑广州红色文化普及读物)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6238265
  • 作      者:
    编者:孙宜芳|责编:潘孟良//周振宇
  • 出 版 社 :
    广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孙宜芳,法学博士,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广州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广州党建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共三大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州市新型政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省部级、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公开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英雄花开英雄城》是一部系统讲述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及其历史意义的著作,重点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在广州的革命实践和思想传播历程。书中通过多个章节,深入探讨了建党活动、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统一战线、农民运动等多个重要历史事件,展现了革命先驱们的奋斗历程和思想探索。书中还详细记述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革命先驱在广州的革命实践,以及他们在思想宣传、组织建设、工人运动等方面的重要贡献。全书以历史事实为基础,结合珍贵文献和历史档案,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广州的革命实践,展现了革命先驱们的初心使命和奋斗精神,是一部研究中国共产党早期历史的重要读物。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建党活动:开天辟地大事变
  思想界的明星
  “历史不会忘记,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具有留学经历的先进知识分子,同毛泽东同志等革命青年一道,大力宣传并积极促进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面貌为之一新。”
  ——2013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陈独秀”这个名号,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可谓是响当当的。他一生4次被捕,每次都是轰动事件,总是能够引起全国革命人士的强烈关注与大力营救,这不是因为陈独秀有多高的官位和多大的权力,而是因为他有很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探索中。在广大青年心目中,陈独秀可是“明星”般的存在。
  陈独秀非常关注青年的思想教育问题,他把青年视为“新鲜活泼”的群体。1920年10月,还没到过广州的陈独秀,欣闻《广东群报》创刊,就应邀在创刊号上发表了《敬告广州青年》一文。他号召青年“讲求社会需要的科学,勿空废光阴于无用的浮夸的古典文字”“切切实实研究社会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做贫苦劳动者的朋友,勿为官僚资本家佣奴”,启发广东学生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此文对广东青年学生有很大影响。
  1920年12月,应陈炯明邀请,陈独秀到广州担任广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在广州期间,陈独秀多次到各大院校演说并发表文章,他所带来的马克思主义观被青年学生争相传诵。第一次到广州期间,陈独秀在广州各类学校发表10余次大型演讲。第二次到广州期间,时间虽然短暂,但也发表5次演讲。第三次到广州时,陈独秀围绕着社会主义理想这一主题在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发表了3次演讲,对于引导广东青年走上革命道路起到重要作用。
  在这些演讲和文章中,陈独秀向广东青年宣传了中国为什么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他说:“我们相信社会主义,并不是凭空的盲目的去相信他,乃是社会之历史的进化程序令我们不能不相信。”陈独秀认为,一方面,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类社会在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之后的必然走向。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这一阶段,在这种状态下,资本主义要么走向旧路,继续剥削,最终结果是引发世界无产阶级的反抗,推翻资产阶级,走向社会主义;要么是停止剥削,建设世界的和平,结果仍然是“由资本主义的社会改变到社会主义的社会了”。所以,中国必然要走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些思想令广东青年学生耳目一新。
  陈独秀还向广东青年解释了中国应该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他在分析中国国情、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等问题的基础上,告诉广大青年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不同。其他国家的民主革命,主要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而中国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是资本主义国家,因而“中国劳动阶级和社会主义者的目前工作,首先要做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的国民革命”,并提出,社会主义者要做的革命,就是参与国民运动,与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农革命联合起来,才能实现革命目标。这对于在思想上启发广东青年参与国民革命并作出自己的贡献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陈独秀的影响下,很多广东青年学生投入革命的洪流中,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建党活动:开天辟地大事变
思想界的明星 002
最早的“党校”雏形 006
《新青年》在广州 009
与无政府主义论战 012
谭平山宣传新思想 015
中国南部文化运动的总枢纽 018
我们最服膺马克思主义 021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024
“管东渠”的光辉岁月 027
党的早期理论家蔡和森 031
开疆辟土的拖拉机 034
一个深刻而柔软的播火者 038
英雄花开英雄城
第二章 学生运动:薪火相传话青年
五四运动中牺牲的第一位烈士 044
五四运动中的广州学生 048
宣告外国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死刑 052
“红色甲工”学生会主席周其鉴 056
青年团卓越领导人张善铭 059
中国革命青年的楷模 062
“一门两英烈”的英雄赞歌 065

第三章 工人运动:咱们工人有力量
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起点 070
求同存异的“一劳大” 073
“全总”诞生记077
中国工人运动的卓越领袖 080
为工人利益贡献毕生力量 083
刘少奇的两次广州之行 086
工人群众的“殷叔” 090
工运先锋冯菊坡093
“红色炮台”的总指挥 096
铁面无私“刘青天” 099
震惊中外的沙基惨案 102

第四章 中共三大:克敌制胜有法宝

第五章 统一战线:在斗争中求团结

第六章 农民运动:星火燎原寻道路

第七章 军事运动:武装斗争第一线

第八章 妇女运动:妇女能顶半边天

第九章 广州起义:羊城风暴谱赞歌

参考文献 30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