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是理解中国社会乃至中国文明的重要维度,也是基于历史传统开启现代生活的重要凭借。本书是综合利用历史文献和民族志调查开展的大理鸡足山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全书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大理地区山川崇拜的重心经历了从苍山到鸡足山的转变,与之相伴的是大理地区从唐宋时期的地方政权纳入到元以后大一统王朝国家的过程。鸡足山被建构为隐藏的“妙香国”,重新形塑了山川与府州的关系,还构造了“儒释相翼并行”的本地教化双向路径。其次,鸡足山崛起是多族群共塑圣山的结果,在大理地方社会共享的山川崇拜及祭祀传统的环境中,鸡足山汇集多重宇宙观于一身,是多重宇宙观互动、竞争、合作与共生的场域。最后,与鸡足山有关的隐逸与修行传统,以及年龄组织,形塑了本地个人及社会群体的生活样式,成为大理地区社会生活构建和运行的重要要素,并扩展为西南地区各地群众的重要精神符号。本书描绘了大理鸡足山的“多重世界”及其联结的途径,生动展现了西南地区多元文化群体的交往交流交融历程,这正是“共见之处”意涵所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