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础篇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
二、分类
三、房地产融资的政策演变
第二节 裁判理念
一、房地产融资纠纷的基本特点
二、房地产融资纠纷的裁判理念
第三节 行政监管规则和司法裁判规则
一、行政监管规则和司法裁判规则的关系
二、司法权与金融监管的融合
第二章 要素篇
第一节 法律适用:《民法典》还是《合同法》
一、关于《民法典》的溯及力问题
二、房地产融资的法律适用
三、担保关系的法律适用
四、债务加入的法律适用
五、关于增信措施的法律适用
第二节 法律主体
一、持牌主体
二、非持牌主体
三、主体性质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以职业放贷人为视角
四、“伪金交所”
第三节 合同效力
一、金融合同效力认定方式的转变
二、金融合同无效情形的类型化分析
第四节 明股实债
一、明股实债的概念界定
二、股权投资与债权投资的认定
三、明股实债纠纷的审理原则
第五节 以房抵债
一、定义
二、类型及理论争点
三、各类以房抵债行为的性质及效力
四、房地产企业以房抵债的注意事项
第六节 融资过程中投资方以各种名义收取的费用
一、金融机构收取的财务顾问费
二、民间借贷的融资纠纷中出借人向借款人收取的其他名目的各项费用
三、信托业保障基金
第三章 增信措施篇
第一节 增信措施
一、概念
二、性质
三、种类
第二节 典型的增信措施
一、抵押
二、股权质押
三、保证
第三节 债务加入
一、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和构成要件
二、债务加入与类似民事法律制度之辨析
三、债务加入的效力
四、注意事项
第四节 远期回购
一、概述
二、监管规则
三、法律性质
四、法律效力
五、注意事项
第五节 差额补足
一、概述
二、法律性质
三、法律效力
四、注意事项
第六节 让与担保
一、定义
二、法律效力
三、让与担保实现的程序
四、股权让与担保的特殊问题
五、注意事项
第七节 上市公司的特别规定
一、法律规范之演变历程
二、法律主体
三、上市公司担保法律效力的特殊规定
四、上市公司担保无效的法律后果
第四章 程序篇
第一节 管辖
一、管辖法院确定规则
二、仲裁管辖与法院管辖的区分
三、仲裁司法审查案件的管辖
第二节 涉房地产企业财产保全操作路径
一、仲裁保全
二、债权人视角下,财产保全的实现方式
三、债务人视角下,财产保全的应对方式
第三节 涉房地产企业执行程序操作路径
一、债权人视角下,执行财产的处置要点分析
二、债务人视角下,执行财产的应对措施分析
第四节 涉外房地产融资类纠纷处理的特殊程序
一、公证认证程序
二、使用语言和翻译的要求
三、确定应当适用的法律
四、中国法背景下涉外诉讼程序期限的特殊性
五、涉外案件执行的特殊要求
六、对境外当事人送达文书的特殊规定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