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医护理基础概论
0.00     定价 ¥ 96.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11069063
  • 作      者:
    编者:范东英//张金花|责编:陈红升//李雨淇
  • 出 版 社 :
    兰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面向护理专业学生、临床护理工作者以及对中医护理感兴趣的人士,系统地介绍中医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和核心知识。 本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等中医学核心理论,阐明了这些理论如何指导护理实践,能够帮助读者理解中医护理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模式。 本书重点突出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两大特色,详细介绍了如何运用中医的四诊收集资料,进行辨证分析,并据此制订个体化的护理计划与措施。 本书结合常见病证,阐述了中医护理原则与方法的具体应用,体现了中医护理在临床各科中的实用价值,为读者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本书力求内容科学严谨、表述清晰准确、重点突出实用,既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又强调内容的可读性与可操作性。中医护理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本书作为一本“概论”,其目的在于为读者打开通往这座宝库的大门,提供一个坚实而清晰的起点。
展开
目录
绪论 中医学理论体系
第一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一、中医学和中医学理论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三、医学专著问世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一、春秋战国时期
二、汉代
三、晋唐时期
四、宋金元时期
五、明清时期
六、现代
第三节 中医理论体系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二、中医学学科体系的基本结构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第四节 与中医基本理论相关的中医护理
一、饮食护理
二、生活作息护理
三、情志护理
四、运动保健指导
第一章 中医学哲学基础
第一节 精气学说
一、精气学说的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内容
三、精气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学说的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五行学说的内容
三、五行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第四节 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一、宏观观察与整体研究
二、哲学思维与功能联系
三、辨证论治与平衡观念
四、个性化治疗与生命活力
五、综合思维与司外揣内
六、援物比类与心法顿悟
七、试探反证与实践认知
第五节 与阴阳五行理论相关的中医护理
一、阴阳五行学说在护理中的应用
二、中医五行理论在皮肤病临床中的应用举例
本章核心知识点提要
第二章 藏象
第一节 藏象学说
一、藏象学说的基本概念
二、藏象学说形成的基础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四、藏象学说的内容
第二节 五脏
一、心
二、肺
三、脾
四、肝
五、肾
第三节 六腑
一、胆
二、胃
三、小肠
四、大肠
五、膀胱
六、三焦
第四节 奇恒之腑
一、脑
二、髓
三、女子胞
第五节 形体官窍
一、形体
二、官窍
第六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一、五行与脏腑的配对
二、相表里脏腑的关系
三、与气机升降出入相关的脏腑关系
第七节 与脏腑理论相关的中医护理
一、五脏养生
二、六腑养生
三、四季养生与脏腑
本章核心知识点提要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
第一节 精
一、精的概述
二、精的代谢
三、精的功能
四、精与脏腑功能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气
一、气的核心理念
二、人体之气的四种主要类型
三、气的生成机制
四、气的运动
五、气的功能
六、气与脏腑的功能
第三节 血
一、血的基本概念
二、血的运行
三、血的功能
第四节 津液
一、津液的概述
二、津液的代谢过程
三、津液的作用
四、津液与脏腑的关系
五、五脏与五液的密切联系
第五节 气、血、精、津液间的关系
一、气与血的关系
二、气与精的关系
三、气与津液的关系
四、血与精的关系
五、血与津液的关系
第六节 与精、气、血、津液理论相关的中医护理
一、与精理论相关的中医护理
二、与气理论相关的中医护理
三、与血理论相关中医护理
四、与津液理论相关中医护理
本章核心知识点提要
第四章 病因
第一节 病因的概述
一、病因
二、三因学说
三、病因的分类
第二节 六淫
一、六淫的概念
二、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第三节 疠气
一、疠气简述
二、疠气成因多样
三、疠气致病的特性概述
第四节 七情
一、七情的概述
二、七情与脏腑的关系
第五节 饮食失宜
一、饮食失宜的类型
二、饮食失宜的致病特点
第六节 劳逸失度
一、劳逸失度的概述
第七节 继发病因
一、痰饮
二、瘀血
三、结石
第八节 与病因知识相关的中医护理
一、病因知识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原则
二、病因知识在中医护理中的具体应用
本章核心知识点提要
第五章 病机
第一节 发病
一、发病的概述
二、发病的基本原理
三、发病的类型
第二节 病机
一、病机
第三节 中医治护原则
一、辨证施治为核心
二、调节阴阳和谐
三、强化正气,消除病邪以治本
四、三因制宜灵活用
五、预防为主未病先防
第四节 与病机知识相关的中医护理
一、病机知识在中医护理中的应用原则
二、病机知识在中医护理中的具体应用
本章核心知识点提要
第六章 四诊
第一节 望诊
一、全身望诊
二、局部望诊
第二节 闻诊
一、听声音辨病情
二、嗅气味诊疾病
第三节 问诊
一、问诊的内容
二、十问歌
第四节 切诊
一、脉诊
二、按诊
第五节 与中医四诊理论相关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