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刺秦(重新认识秦王朝)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208196629
  • 作      者:
    作者:李开元|责编:李頔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8-01
收藏
内容介绍
《刺秦》是秦汉史专家李开元教授的重磅新作,从历史考证的视角,解读《史记》名篇“荆轲刺秦王”的真伪虚实,邀请读者一道做一番历史侦探破案的尝试,将事件涉及的多位历史人物、种种历史事件抽取出来,结合新的素材,重新描绘一幅荆轲刺秦王的历史画卷。在此基础上,李开元教授做出打破常规的延伸,引领读者体验宛若科幻世界的神游,尝试历史假设的可能,进而对李斯其人及其名篇《谏逐客书》的历史地位,乃至秦朝的速亡,提出全新的历史学阐释。
展开
目录
引言 《史记》老三篇
第一篇 解码“荆轲刺秦王”
一、一出笔录的古戏?
1.四次暗杀事件
2.《史记·刺客列传》“荆轲刺秦王”之分段简介
3.一出笔录的古戏
二、一篇口述的历史
1.夏医生是当事人
2.重新走进历史现场
三、故事后面的隐秘
1.秦王如何“负剑”?
2.太子丹送荆轲,为何在易水?
3.督亢在哪里?
四、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失败?
1.荆轲想要生擒秦王?
2.荆轲剑术不精
3.刺秦王者,本是秦舞阳
4.荆轲与秦舞阳临时换了位
五、秦始皇的相貌性格
1.尉缭说秦王,插入本纪的历史故事
2.秦王政十年,尉缭已年过百岁
3.来说秦王者,当是顿弱
4.尉缭说秦王面相,源于范蠡说勾践面相
5.秦王政的相貌性格
第二篇 历史假设
一、如果荆轲刺死了秦王
1.历史可以假设
2.荆轲刺死秦王,本是刺秦第二预案的假设
3.谁是“擅兵于外”的大将?
4.何谓“内有乱”?
5.昌平君旧解
6.昌平君新图
二、如果扶苏继承了王位
1.谁将出任将相大臣?
2.谁将出局?
三、如果李斯出局
1.李斯一生的政治业绩
2.秦全面推行郡县制,是李斯独排众议的结果
3.焚书禁学,是封建郡县之争的延续
4.李斯反对行封建背后的机心
第三篇 《谏逐客书》解读
一、《谏逐客书》的历史背景
1.李斯上《谏逐客书》
2.《逐客令》与郑国间谍案无直接关系
3.《逐客令》是嫪毐之乱的余波
4.谁是《逐客令》的背后推手?
二、《谏逐客书》中的用人故事
1.百里奚的故事(上):颠沛流离的许国贵族
2.百里奚的故事(下):入秦的外国游士
3.商鞅的故事:与太子无交接
4.张仪的故事:不与苏秦同时
5.范雎的故事:不废太后
三、《谏逐客书》前后的秦国政局
1.孝文王和庄襄王的改正举措:施惠于亲族、功臣和百姓
2.纠偏举措的背后:华阳太后和吕不韦
3.秦王政初年的人事布局:继承孝文王和庄襄王以来的传统
4.统一天下后的变更:宗室贵族的消失
5.亲贤并用,才是治国之道
第四篇 秦朝速亡的历史教训
一、秦崩的教训,在汉兴的经验中
1.单一郡县制是秦崩的制度性原因
2.废封建的后果之一:贵族阶层的消亡
3.废封建的后果之二:失去应对外部世界的能力
二、秦王朝的宇宙观
1.秦王朝的地理观:独国世界
2.秦王朝的历史观:历史终焉
3.秦用水德说,是不可信的历史故事
4.秦用水德说,是汉朝人的反推
三、读书说封建与郡县
1.彭小瑜《“虽数千里之外,奉教令如目前”》:跳出中国史的新视角
2.冯天瑜《“封建”考论》:“封建”的知识考古
3.柳宗元《封建论》:不可信的史论
4.顾炎武《郡县论》:融合封建与郡县的新意
5.渠敬东《中国传统社会的双轨治理体系:封建与郡县之辨》:意会式类型思维
外篇 解码鸿门宴
一、古戏继续上演
1.《史记》“鸿门宴”之分段简介
2.又一出笔录的古戏
3.宋代的勾栏瓦舍(戏曲)
二、又一篇口述的历史
1.假如“鸿门宴”也是口述史学?
2.谁可能是讲述者?
3.樊哙家族的故事
4.司马迁听樊他广讲故事
5.重新走进历史现场
三、故事后面的隐秘
1.英布破关还是刘邦开关
2.项羽为何撤销攻击令?
3.鸿门宴前的谈判
4.鸿门宴的座次
5.项伯为何要挺身翼护刘邦
四、鸿门宴的尾声
1.刘邦离场
2.项羽为何不杀刘邦
3.“怀王之约”是项羽心中的痛点
后记 怎么读古代史书
附录
一、荆轲刺秦王
二、百里奚生平简表
三、谏逐客书
四、李斯年表
五、焚书坑儒—半桩伪造的历史
六、解构《史记·秦始皇本纪》
参考文献举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