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机
一、杂病随证炮制
二、加减药味品性制法
三、伤寒药性主治要略
四、病用参芪论
五、《本草会编》本草学理论
六、论芒硝、朴硝、玄明粉之用
七、论诸水之用
陈嘉谟
一、凡药制造,贵在适中
二、三类分类法
三、辅料炮制,以药制药
四、重视生熟异治理论
五、治疗用气味
六、擅于取象比类思维
七、白术燥湿生津解
八、黄连久服反从火化
孙一奎
一、当归炮制诸法皆不离血
二、气药香附行气化诸邪
三、半夏治痰必造而为曲
四、略炒黄连以从火邪
五、五料共制减附子毒
六、参芪之用不应拘于补阳
方有执
一、重视生熟异用理论
二、善用异制异功
三、药物相杀以解其毒
四、遵循《伤寒论》炮制理论、考证药物种类使用
五、灵活运用炮制多法
吴正伦
一、辅料制药
二、重视生熟异治
三、药性理论
四、玄明粉的炮制
五、鹿角的炮制
方广
一、制药不离治痰,尤重调理脾胃
二、剂型种类多样,急症常用散剂
三、善用酒制
四、相治气味,相资之法,药性反治
五、重视制造药法
程伊
一、痞满积滞,泄苦补甘
二、芪甘和气,归芎和血
三、燥淫于内,以辛润之
四、以形补形,取类比象
五、以药制药
余淙
一、识症为先,参不妄用
二、大病中已,不可差药
三、阴虚火盛,不服气药
四、祛除火病,不尽寒凉
五、九蒸九晒豨莶草
罗周彦
一、五脏炮制
二、善用净制
三、造淡豆豉法
四、秋石阴阳二炼法
程履新
一、灵心酌用生熟之品
二、辅料运用灵活,炮制不繁
三、选火择水,校剂量正剂型,药取奇功
四、集寻常日用之物,达养生却病之效
五、制方治疗需辨药
六、诸药自本至末,罔不有功
洪正立
一、辅料炮制,以药制药
二、以“七”为周期
三、采药、用药结合气候
四、善用引经报使理论
五、玄参散浮火
六、凡治酸,必少加吴茱萸
七、白芍不惟治血虚
程应旄
一、入肾用盐制
二、重视“酒行百药”“酒制升提”理论
三、喜用姜制
四、醋制药物或醋汤送服
五、用药结合气候
汪昂
一、论中药蒸法
二、论黄连制用
三、上下内外,各以类从
四、药物十剂,充实修改
五、论半夏制用
汪文绮
一、善用研法
二、蜜炙黄芪,兼治寒热
三、米泔水巧制苍术
四、人乳蒸晒制丸剂
五、哮喘阴阳辨治
叶桂
一、以药制药性相兼,增强疗效功更专
二、功擅气味用药,炮制亦具其法
三、丸药取乎缓调,剂型多样疗疾
余国珮
一、川黄连炮制,运用灵活
二、用药之法,旨在开阖
三、明辨燥润之品,以治湿燥之病
四、药之治病,参之以意
五、论石膏之用
六、善用药食同源、血肉有情之品
方肇权
一、蜂蜜为丸药宜用不宜用辨
二、酒炒姜汁炒黄连戒
三、甘草忌滥用
四、善用香附,时时固护气血
五、攻伐勿伤正,多用地、归、芍
六、好用桂、附、姜、吴,温补善凭脉用药
汪绂
一、五部分炮,补泻脏腑
二、本草学分类法
三、炮制调性味
四、附子生熟制三效
五、半夏药效拾遗
许豫和
一、制药尤重脾胃
二、炮制重视减毒增效
三、炮制药品,辨误有三
四、外用药炮制,简便妙验
五、剂型多种须有识,丸剂尤擅治惊风
六、地黄炮制品之用
汪必昌
一、补肺气、益肺气、温肺之品有辨
二、同是一种也分用之有辨
三、煎煮用水,品种丰富
四、辅料炮制,制药各有所宜
五、“十剂”分类,增补汤丸
王乐匋
一、煨制川楝子
二、中药特色炮制
三、善用和络之品
四、附子用药心得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