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的宏伟工程》是该项目的第二卷,收录了27 位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编译家和年轻编译工作者本人或亲属的口述、回忆资料36篇,其中包括四任中央编译局局长的采访录。从不同侧面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编译人组织领导和参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三大全集编译这项跨世纪工程以及其他经典文本编译的奋斗历程。
目 录
“世纪工程”
——从事三大“全集”编译工作的回忆 / 宋书声 001
万里关山擎火炬 千秋真理耀神州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事业百年回顾 / 韦建桦 025
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中央编译局局长贾高建谈经典著作编译与研究 073
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事业 / 柴方国 083
※ ※ ※ ※
首任中央编译局局长
——师哲与马列经典著作编译工作 / 高叔眉 099
从红军将领到经典译者
——陈昌浩与马列经典著作编译工作 / 陈瑞林 111
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积极传播者
——张仲实与马列经典著作编译工作 / 张复 135“沙漠中的骆驼”
——姜椿芳与马列经典著作编译工作 / 谭琦 153
彩云长在有新天
——父亲毛岸青与马列经典著作编译工作 / 毛新宇 165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的总设计师
——林基洲与马列经典著作编译工作 / 李洙泗 杨祝华 175
跨世纪的伟大工程
——我与马列经典著作编译工作 / 顾锦屏 189
※ ※ ※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编译计划制定的前前后后 /
王锡君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 《资本论》及手稿部分卷次的
确定 / 徐洋 2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 29 卷编译心得 /
李朝晖 24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第 38 卷编译工作的点滴回忆 /
张红山 259
※ ※ ※ ※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的特点和意义 / 林基洲 271
译事甘苦总难忘
——回忆《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编译工作 / 何宏江 279
小巷深处耕伟业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及其他经典著作编译工作追
忆 / 郭值京 297
中国编译工作者的创造性贡献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人名索引工作回顾 /
刘方清 313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谈《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增订版的编译工作 /
李京洲 323
新中国经典著作编译史上的开山之作
——回忆《斯大林全集》第 1 卷中文版的译校工作 /
詹汝琮 337
※ ※ ※ ※
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的标志性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宁专题文集》编译工作回
顾 / 韦建桦 34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十卷本工作的一点回忆 / 徐洋 359
马列经典著作编译工作中的一抹亮彩
——谈谈《列宁专题文集》的编辑特色 / 张海滨 377
新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和《列宁选集》的版本特色 /
韦建桦 389《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的由来和特点 / 韦建桦 413
参与《马列军事文集》编译工作的点滴回忆 / 鲍世修 425
※ ※ ※ ※
回忆马列经典著作翻译中的译语选编工作 / 陈瑞林 437
追忆马克思恩格斯的三部哲学名著的译校工作 / 顾锦屏 453
《资本论》和经济学手稿的译校经过和体会 / 周亮勋 469
中央编译局译校的《共产党宣言》/ 顾锦屏 489
“消灭”还是“扬弃”
——关于《共产党宣言》一处译文的争议 / 顾锦屏 495
关于《共产党宣言》翻译的争论 / 徐洋 502
列宁《国家与革命》校订工作的点滴感悟 / 张慕良 525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的译校工作 / 高叔眉 551记一篇列宁著作旧译文《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的修订 /
丁世俊 559
编后记 581
专家推荐:
“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的真实写照,展现了“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学术品格,铸就了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精神坐标。
——杨冬权
口述实录揭开经典著作编译的神秘面纱,从经典译本嬗变透视理论创新轨迹,为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全新文献维度。
—— 陈 晋
百余编译人的口述实录和深情回忆,留存了思想史上的宝贵记忆,展现了几代学人跨越世纪的真理求索之路,彰显了理论工程的中国辉煌。
—— 顾海良
首部全景式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编译口述史,采用亲历者叙事视角,填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研究的空白,为理论溯源提供鲜活生动的史料支撑。—— 张一兵
从陈望道首译到当代工程,150 万字的口述实录、500 余幅珍贵图片见证“播火者”接续奋斗的艰辛历程、无私奉献的崇高风范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生动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本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