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资本论>翻译》是的该项目的第五卷,是马列经典著作翻译家张钟朴先生的个人口述录。在书中,张钟朴先生回忆了自己参加工作、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传播事业的伟大实践和经典著作翻译家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而又热情高涨的工作态度。
目 录
一、学生时代 001
二、初来编译局 028
三、学习、学习、再学习 052
四、编译局的大观园 061
五、多姿多彩的文体活动 078
六、关于翻译标准的大讨论 089
七、泰山脚下劳动锻炼 099
八、“三年困难时期” 115
九、绿化西山 120
十、江西进贤“中办五七学校” 128十一、参加《资本论》翻译 142
十二、《资本论》的继续探索 174
十三、理论的春天 192
附 录
附录一 事实的考证和专业知识的质疑
——译校《资本论》和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片断回忆 216
附录二 《资本论》德文第一版中译本的科学价值 227
附录三 从创作史看《资本论》的现实意义
——访中央编译局张钟朴研究员 249
后记 278
专家推荐:
“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的真实写照,展现了“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学术品格,铸就了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精神坐标。
——杨冬权
口述实录揭开经典著作编译的神秘面纱,从经典译本嬗变透视理论创新轨迹,为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全新文献维度。
—— 陈 晋
百余编译人的口述实录和深情回忆,留存了思想史上的宝贵记忆,展现了几代学人跨越世纪的真理求索之路,彰显了理论工程的中国辉煌。
—— 顾海良
首部全景式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编译口述史,采用亲历者叙事视角,填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研究的空白,为理论溯源提供鲜活生动的史料支撑。—— 张一兵
从陈望道首译到当代工程,150 万字的口述实录、500 余幅珍贵图片见证“播火者”接续奋斗的艰辛历程、无私奉献的崇高风范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生动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本基因。
—— 辛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