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音程与旋律轮廓
MIDI音号与音高的命名
音程的命名
音高级别族
有序音程与无序音程
皮埃尔·布列兹大提琴七重奏《讯息速写》
固定旋律
音程级别
埃德加·瓦雷兹长笛独奏曲《密度21.5》
旋律轮廓
勃拉姆斯《第三交响曲》第三乐章主题
华语流行歌《夜上海》
英语音乐剧歌曲《我对你的所求》
英语音乐剧歌曲《鸳鸯茶》
华语流行歌《新不了情》
广东音乐《赛龙夺锦》的引子乐句
第二章 传统与人工调式
音阶与调式
欧洲教会调式与其特色音
改写德沃夏克《大提琴协奏曲》Op.104第二乐章主旋律
其他扩展调式
梅西安的“有限移位调式”
五声音阶与《樱花》变奏
吉卜赛风格与拉威尔小提琴与钢琴曲《茨冈》
德彪西长笛独奏曲《绪林克斯》
第三章 和声的横向处理
和声学的基本概念
和弦外音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肖邦《夜曲》Op.9, No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Op
音高级别族的横向连接
勋伯格的“动机写作”
阿尔班·贝尔格《钢琴奏鸣曲》Op
第四章 简约的和声进行
主和弦移向属和弦的想象
帕赫贝尔《D大调卡农曲》
英语流行歌《穿白纱的你真美》
流行歌类型“歌谣”
粤语流行歌《我的骄傲》与第二类复调
新纪元音乐
乔治·温斯顿钢琴独奏曲《感恩》
英语流行歌《我会再爱》
巴赫《d小调小提琴第二帕蒂塔》第五乐章《恰空》
第五章 微观节奏与时值比例
节奏的辨认
拍子的时值
演奏的可行性
连音的记谱考量
比例性记谱
任意延长的演绎
渐快效果的演绎
节奏的记谱方式
长音短音的归属性
《爱情故事》的电影配乐
时点移位
粤语流行歌《情深说话未曾讲》
小组音群的时值比例
节奏的句法
较长的时值系列
莫尔斯电码
第六章 演奏媒介的考量
无固定音高打击乐器的记谱
埃德加·瓦雷兹打击乐合奏曲《电离》
架子鼓音乐的记谱法
打击乐器在音乐中的主要角色
杜鸣心、吴祖强《娘子军操练》军鼓与定音鼓的角色
杜鸣心、吴祖强《娘子军操练》架子鼓摇滚乐版本
架子鼓的乐器功能与织体层次
粤语流行歌《假使有日能忘记》
弦乐音色的考量
弦乐的泛音
圆号的吹奏与泛音的关系
移调乐器
圆号的泛音滑奏
利盖蒂《小提琴、圆号与钢琴三重奏》
第七章 音乐素材的陈述与发展
陈锦标小提琴独奏小品《洒灵》
潘德列茨基中提琴独奏曲《华彩》小提琴独奏版本
潘德列茨基大提琴独奏曲《写给斯拉法》
梅西安《时间终结四重奏》第一乐章
陈锦标中提琴独奏曲《闪烁》
韦伯恩《写给弦乐四重奏的五个乐章》Op
第八章 多层面的宏观节奏
梅西安的“不可逆行节奏”
梅西安《时间终结四重奏》第六乐章
英语流行歌《海洋之眼》
蒙特威尔第《圣母晚祷》第四章
添加性节奏
巴托克钢琴曲集《小宇宙》第126首
巴托克钢琴曲集《小宇宙》第133首
菲利普·格拉斯小提琴独奏曲《减痛》
利盖蒂《钢琴练习曲》第一首《失调》
卢托斯瓦夫斯基《管弦乐之书》
利盖蒂《钢琴练习曲》第四首《号角曲》
宏观节奏的小实验
陈锦标民乐合奏曲《岩浪》
第九章 曲式结构的自由想象
英语流行歌《寂静之声》
莫扎特《降B大调第十七弦乐四重奏》K
加布里埃尔·福莱d小调《钢琴三重奏》Op
陈锦标民乐合奏曲《遐思青草地》
塞缪尔·巴伯木管五重奏《夏日音乐》Op
陈锦标芭蕾舞剧交响乐《木兰》
陈锦标室内乐《雨飒沓》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