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梳理与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土地稀缺性理论
2.2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3 比较优势理论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中国城镇化进程与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
3.1 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3.2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
3.3 中国粮食生产的发展现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的交互关系:动态响应特征
4.1 城镇化综合水平评估
4.2 研究方法与变量选取
4.3 城镇化与粮食生产的动态响应规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效应:非线性特征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 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
5.3 基准回归与内生性讨论
5.4 非线性门槛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镇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效应:空间溢出特征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2 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
6.3 动态空间效应
6.4 区域异质性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城镇化影响粮食生产的作用路径:耕地集约利用的中介作用与气候条件调节作用的双重效应
7.1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7.2 模型设定、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7.3 相关性分析与基准回归结果
7.4 耕地集约利用的中介效应检验
7.5 气候条件调节下城镇化对粮食产量影响的传导机制
7.6 内生性讨论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