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论
上编 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研究的分析单位——兼论费孝通的“中国”个案研究观
一、由利奇之批判引发的问题意识
二、重思费孝通研究方法论之意义
三、费孝通开展研究的分析单位
四、费孝通研究的分析层次
五、费孝通研究观对相关研究方法的回应
六、费孝通对定量研究方法的态度
七、结语
第二章 民族志中的寓言
一、田汝康与《芒市边民的摆》
二、一本作为寓言性质的民族志
三、再思那目寨之平等
四、结语
第三章 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狩猎采集社会研究
一、狩猎采集社会研究初期的基本议题
二、20世纪末的“重写”思潮
三、“本体论转向”与狩猎采集社会研究
四、狩猎采集社会研究展望
第四章 试论作为方法的大兴安岭林区
一、生存智慧与“本体论”
二、内外交织互动与动态研究视角
三、民族社会发展变迁
四、结语
第五章 文化人类学话语中的鄂伦春族社会与文化
一、1949年以前对鄂伦春的记载和调查
二、20世纪50至80年代的鄂伦春族研究
三、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鄂伦春族研究
四、鄂伦春族研究展望
下编 田野与经验
第六章 大兴安岭林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二、历史演进
三、当代实践
四、结语
第七章 大兴安岭林区居所变迁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一、问题的提出
二、大兴安岭林区传统居所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三、大兴安岭林区居所的现代变迁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四、大兴安岭林区居所的旅游开发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五、结语
第八章 “路”与大兴安岭林区社会文化变迁
一、问题的提出
二、传统时期的道路观念
三、公路的修筑及其影响
四、铁路的修筑及其影响
五、结语
第九章 鄂伦春族日常生活节奏的变迁与适应
一、问题的提出
二、鄂伦春族传统日常生活节奏
三、鄂伦春族日常生活节奏的变迁
四、分析与讨论
第十章 大兴安岭林区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二、大兴安岭林区振兴的实践路径
三、结语
第十一章 大兴安岭林区文旅融合的并接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化人类学视野下传统与现代的并接实践
三、居住文化与现代旅游的并接实践
四、节日文化与现代旅游的并接实践
五、红色文化与现代旅游的并接实践
六、结语
附录
美国原住民酗酒问题探析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