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第一章 移植调适:工部局财政管理制度的形成
第一节 工部局财政管理制度的渊源
第二节 体系建构:《土地章程》与工部局的财政管理制度
第三节 “市税”的选择:租地人会议时期财税模式的确立
第二章 相伴成长:工部局财政收入与城市经济发展
第一节 地税
第二节 房捐
第三节 码头捐
第四节 执照捐
第三章 权责不等:20世纪30年代工部局的财政困境
第一节 工部局财政收支发展阶段分析
第二节 公共租界外侨群体的抗税斗争
第三节 工部局电气处的出售与财政问题的出现
第四节 由局内人的评论所想
第四章 持筹握算:工部局的财政支出与职能发挥
第一节 由简至繁:工部局财政支出结构变迁
第二节 财政支出与管理职能发挥
第三节 个案分析:工部局大楼筹建中的财务运作
第四节 问题隐伏:20世纪30年代工部局的紧缩行动
第五章 比较视野:近代中国城市财政考察
第一节 国内租界城市财政概况与比照
第二节 冲击下的仿效:国内城市财税与市政的起步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表格目录索引
图片目录索引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