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好氧颗粒污泥的发展历程与理论基础
1.1 好氧颗粒污泥的发展与特点
1.1.1 好氧颗粒污泥的发展
1.1.2 好氧颗粒污泥的特点
1.2 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制
1.2.1 微生物自凝聚假说
1.2.2 诱导核假说
1.2.3 胞外聚合物假说
1.2.4 丝状菌假说
1.2.5 群体感应假说
1.2.6 选择压驱动假说
1.3 好氧颗粒污泥颗粒化的影响因素
1.3.1 接种污泥
1.3.2 反应器类型
1.3.3 进水条件
1.3.4 运行工况
1.3.5 胞外聚合物
1.3.6 细胞疏水性
1.3.7 群体感应
1.4 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方式
1.4.1 序批式培养
1.4.2 连续流培养
参考文献
第2章 污泥颗粒化进程中的关键指标及表征方法
2.1 污泥形貌
2.1.1 相机拍摄
2.1.2 光学显微镜成像
2.1.3 电子显微镜成像
2.1.4 荧光显微镜成像
2.1.5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2.1.6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与弹性成像
2.1.7 核磁共振成像
2.2 污泥特性
2.2.1 污泥粒径
2.2.2 沉降性能
2.2.3 稳定性能
2.2.4 絮凝性能
2.3 胞外聚合物
2.3.1 提取方法
2.3.2 性质表征
2.4 信号分子
2.4.1 提取和纯化方法
2.4.2 测定方法
2.5 微生物种群特性
2.5.1 FISH技术
2.5.2 高通量测序技术
参考文献
第3章 基于混凝强化的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技术
3.1 混凝强化造粒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
3.1.1 混凝剂的选择及投加量的确定
3.1.2 强化造粒过程中污泥形态的动态分析
3.1.3 强化造粒条件下颗粒污泥的物化特性
3.1.4 混凝强化造粒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的污染物去除特性
3.2 混凝强化造粒的操作条件控制及工艺优化
3.2.1 pH 值对好氧污泥混凝强化造粒的影响
3.2.2 反应器混合方式与混凝强化造粒的关系
3.2.3 混凝剂投加时长对混凝强化造粒效果的影响
3.2.4 混凝剂投加时间在混凝强化造粒中的作用
3.3 混凝强化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机制
3.3.1 混凝剂在好氧污泥强化造粒过程中的作用
3.3.2 混凝剂对污泥颗粒化过程强化作用的时效性
3.3.3 好氧污泥混凝强化造粒作用机制分析
3.4 典型铝系混凝剂在混凝强化造粒过程中的作用特征
3.4.1 铝系混凝剂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强化特征
3.4.2 铝系混凝剂对反应器性能的影响
3.4.3 铝系混凝剂作用下污泥EPS的分泌特征
3.4.4 强化造粒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中的元素分析
3.4.5 铝系混凝剂对好氧污泥颗粒化的作用机理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于群体感应的好氧颗粒污泥快速培养生物技术
4.1 微生物群体感应效应
4.1.1 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
4.1.2 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特点及主要类型
4.1.3 信号分子AHLs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现状
4.2 信号分子AHLs 分泌菌的筛选及代谢特征
4.2.1 信号分子AHLs释放菌株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4.2.2 信号分子释放菌株A-L2所分泌AHLs的定性分析
4.2.3 信号分子分泌菌株的AHLs释放模式研究
4.3 信号分子分泌菌作用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特性
4.3.1 好氧污泥颗粒化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
4.3.2 好氧污泥颗粒化过程中信号分子含量的变化
4.3.3 好氧污泥颗粒化过程中的EPS分泌特性
4.3.4 好氧污泥颗粒化过程中的污染物去除效能
参考文献
第5章 低有机负荷下好氧污泥快速造粒的培养特性
5.1 有机负荷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的影响
5.1.1 不同有机负荷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
5.1.2 不同有机负荷对污泥EPS分泌特性的影响
5.1.3 不同有机负荷条件下污泥EPS分级组分特征
5.2 低有机负荷下碳源类型在污泥颗粒化进程中的影响
5.2.1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过程及污泥特性对碳源类型的响应
5.2.2 不同碳源类型下好氧颗粒污泥的污染物去除效果
5.2.3 碳源类型对污泥颗粒化中微生物种群结构演替的影响
5.3 低有机负荷下胞外DNA 在污泥颗粒化中的作用
5.3.1 eDNA在污泥颗粒化中的含量变化
5.3.2 eDNA在污泥颗粒化中的分布规律
5.3.3 eDNA在污泥颗粒化中的作用机制
5.4 基于载体投加的低有机负荷下好氧污泥快速造粒过程
5.4.1 载体投加对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及污泥特性的强化
5.4.2 不同培养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系统的性能对比
5.4.3 载体投加对污泥EPS含量及化学特性的影响
5.4.4 快速造粒过程中污泥微生物群落演替特征
参考文献
第6章 解体颗粒污泥原位修复与强化策略
6.1 解体颗粒污泥再形成的过程优化
6.1.1 沉降时间对解体颗粒污泥再形成的影响
6.1.2 有机负荷对解体颗粒污泥再次颗粒化的作用
6.2 “再生”颗粒污泥的污泥特性
6.2.1 “再生”颗粒的物化性质
6.2.2 “再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