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叶轮机械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一、叶轮机械分类
二、叶轮机械的特点
三、舰船叶轮机械的发展
第二节 叶轮机械典型结构组成
一、典型汽轮机结构组成
二、典型燃气轮机结构组成
第三节 基础理论
一、气动热力学基本概念
二、简化的一元流动模型
三、基本方程式
习题
第二章 轴流涡轮机级的工作原理
第一节 概述
一、级的工作过程
二、级的反动度
三、级的类型和特点
第二节 气体在喷嘴(静叶)和动叶通道中的流动
一、工质在喷嘴(静叶)中的膨胀过程
二、工质在喷嘴斜切部分内的膨胀
三、工质在动叶通道中的流动过程和通流能力
第三节 轮周功率和轮周效率
一、工质作用在动叶栅上的力和轮周功率
二、轮周效率
三、轮周效率与速比的关系
四、影响轮周效率的其他因素
第四节 复速级涡轮
一、复速级的轮周功、轮周效率和最佳速比
二、复速级的流动损失和轮周效率
第五节 涡轮机叶栅的几何参数与气动参数
一、叶型参数
二、叶栅参数和叶栅气动参数
三、叶栅气动特性试验
四、沿叶型表面的压力分布
五、出气角和流量系数
第六节 涡轮长叶片级
一、长叶片级基本特点
二、长叶片级基本方程
三、简单径向平衡条件和等环量级
四、等环量扭曲方法中的参数变化
五、满足简单径向平衡条件的其他流型
六、完全径向平衡条件与可控涡流型
第七节 级的内损失和内效率
一、级的内损失
二、级的内效率和热力过程线
第八节 涡轮机级的热力计算
一、喷嘴部分计算
二、动叶部分计算
三、轮周效率的计算
四、级内损失的计算
五、级效率与内功率的计算
习题
第三章 多级轴流涡轮机
第一节 多级涡轮机的特点
一、多级涡轮机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二、重热现象和重热系数
三、余速的利用
四、子午剖面通流部分的形式
五、焓降分配与级数选取
六、多级涡轮机各级段的工作特点
七、多级涡轮机的特性数
第二节 多级涡轮的内、外损失和有效效率
一、概述
二、涡轮机组的内损失
三、涡轮机组的内效率和内功率
四、涡轮机组的外损失和有效效率
第三节 多级涡轮的轴向力及其平衡
一、轴向推力
二、轴向推力的平衡
习题
第四章 轴流涡轮的变工况工作
第一节 喷嘴(静叶)的变工况特性
一、渐缩喷嘴的变工况特性
二、缩放喷嘴的变工况特性
第二节 级和级组的变工况
一、级前后压力与流量的关系
二、级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
第三节 工况变动时各级焓降、反动度的变化
一、工况变动时各级焓降的变化
二、工况变动时级的反动度变化规律
第四节 轴向力的变化
一、冲动式汽轮机轴向推力的变化
二、反动式汽轮机轴向推力的变化
第五节 扭矩的变化——级的外特性
习题
第五章 向心涡轮的工作原理
第一节 向心涡轮的结构形式及应用
一、向心涡轮的结构形式
二、向心涡轮的应用及发展
第二节 向心涡轮的工作原理
一、向心涡轮机的工作过程
二、向心涡轮机的轮周功
第三节 主要性能参数和特性曲线
一、向心涡轮的反动度
二、向心涡轮机的轮周效率
习题
第六章 轴流式压气机基元级原理
第一节 概述
一、压气机的功用
二、压气机的分类
三、压气机的结构组成
第二节 基元级及其速度三角形
一、基元级概念的引出
二、基元级的气流速度三角形
第三节 基元级增压原理、各种压缩功和效率
一、基元级的理论功
二、基元级的增压原理
三、基元级的压缩功率
四、基元级效率
第四节 基元级的反动度
第五节 基元级的特性数
一、基元级进口流量系数
二、比功系数
第六节 平面叶栅试验数据
一、平面叶栅的几何参数和气动参数
二、平面叶栅冲角特性
三、霍维尔(Howell)平面叶栅的综合实验数据
习题
第七章 轴流式压气机的扭曲规律
第一节 等环量扭曲规律
一、叶片的共同工作条件
二、叶片的等环量扭曲规律
三、其他几种扭曲规律
第二节 轴流压气机级中的流动损失
一、叶型损失
二、端部损失
三、二次流损失
习题
第八章 多级轴流式压气机
第一节 多级轴流式压气机的工作特点
一、多级轴流式压气机的压比和效率
二、各级工作特点
三、多级压气机的级间相互影响
第二节 多级轴流式压气机的通流部分形式
一、等外径
二、等内径
三、等平均半径
四、混合型
第三节 多级轴流式压气机气动计算
一、多级轴流式压气机的参数选择
二、多级轴流式压气机的气动计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