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第一章 文艺公共性的概念、历史与走向
一 文艺公共性的规范化理解
二 文艺公共性的“当代再发生”
三 当代文艺公共性的形态
四 中国文艺公共性的独特性和未来
第二章 文学理论的“当代发生”与公共性
一 文学理论的“当代发生”
二 “当代发生期”文论的传统和公共性
第三章 新时期审美范式文学理论与公共性
一 新时期审美范式文学理论的逐渐形成
二 审美范式文学理论的公共性分析
三 审美范式文学理论的公共性反思
第四章 文学理论的转型与大众文化研究的公共批评范式建构
一 文学理论的转型与大众文化研究
二 大众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
三 大众文化研究的公共批评范式建构
第五章 文化批评的形态与文学理论的公共性
一 文化批评的几种形态
二 文化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公共性问题
第六章 文化研究的反思与文化研究的公共性再论
一 当代文化研究的三种反思方式
二 “理论的再生产”与文化研究的中国化及公共性问题
第七章 文学意义确定性问题的公共性理解
一 文学意义论的三种形态
二 文学意义论的“第四种”形态与公共领域反思
三 科学反思型文学意义论的科学、反思与公共
第八章 文学意义论的当代阐释:从强制阐释到文学公共领域
一 强制阐释论的提出与讨论
二 强制阐释论与文学意义确定性问题的讨论
三 强制阐释和文学公共领域
第九章 公共阐释论:文学意义的确定与文学素养论的转型
一 公共阐释论与文学意义观
二 公共阐释论的公共讨论
三 公共阐释与文学素养论转型
第十章 “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历史、形态与公共性
一 文学理论的“当代发生”与“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
二 文学理论的“文化转型”与“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
三 文学理论的“强制阐释”与“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