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互嵌与多元共生--伊犁河谷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精)/兼和丛书
0.00     定价 ¥ 11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2851556
  • 作      者:
    作者:乌日格木乐|责编:刘学谦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通过在我国新疆跨境河流伊犁河流域展开长时段、深入的民族志研究,系统呈现了伊犁河谷多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历史进程与当代实践。 本书聚焦核心概念“互嵌”与“多元共生”,通过阐释空间共居、生计互补、文化互鉴、历史记忆等层面形成的动态互嵌模式,生动展现了各民族如何在差异中共存、在互动中共生的地方性实践智慧。 本书表明,“互嵌”不仅是一种族群间的生存策略,更是通过各自的文化调适与国家制度保障,构建起超越单一民族认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部尝试突破“他者化”局限的家乡人类学民族志,作者立足本土视角,论证了伊犁河谷的鲜活实践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微观映照。本书不仅为理解边疆多民族社会的和谐共处提供了新视角,更从学理层面为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凝聚共识、深化互信贡献了宝贵的学术智慧与实践参照。
展开
目录
前言 关于家乡人类学与反思
第一章 理论与民族志的结合
第一节 理论视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三交”理论及“三个离不开”思想
第二节 现实视角:多民族聚居的新疆——“三个离不开”的有力例证
第三节 民族志视角:作为田野点与研究对象的伊犁河谷
第二章 交往基础——互嵌共居的空间与历史共同的家园
第一节 文化人类学中的空间理论与我国民族互嵌理论
第二节 伊犁河谷互嵌共居的空间环境
第三节 在历史长河中共同缔造的家园
第三章 交流纽带——分工互补的生计方式与互鉴的文化
第一节 分工互补的生计方式
第二节 互鉴与共享的文化
第四章 交融结果——互嵌与多元共生
第一节 互嵌与交融
第二节 多元与共生
结语:百川异流,同汇于海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