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水泥基材料流变学(精)
0.00     定价 ¥ 16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122476968
  • 作      者:
    编者:史才军//元强//焦登武|责编:韩霄翠//窦臻
  • 出 版 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8-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主要介绍了水泥基材料流变学基本原理、水泥基材料流变测试技术以及流变学在混凝土技术中的工程应用三部分内容。其中,水泥基材料流变学基本原理部分,介绍了水泥基材料流变学的基本概念,详细讨论了水泥浆体流变学和混凝土流变学,论述了水泥基材料流变性能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阐明了材料组成与流变性能之间的理论关系;水泥基材料流变测试技术部分,介绍了水泥基材料流变性能的经验性测试方法,阐明了经验性测试参数与流变参数之间的理论关系,总结了应用于水泥浆体和砂浆混凝土的流变仪种类,并详细讨论了不同流变仪的工作原理、测试过程和数据分析;流变学在混凝土技术中的工程应用部分,介绍了基于流变学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和基本原理,总结了自密实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影响因素,阐明了流变学与自密实混凝土模板压力、稳定性之间的理论关系,论述了其他水泥基材料包括碱激发材料、水泥浆回填材料和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流变学,介绍了流变学在泵送和3D打印混凝土技术中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水泥混凝土材料及土木工程方向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展开
目录
第1章 流变学及水泥基材料简介
1.1 流变学的主体和客体
1.2 流变学的基本原理
1.2.1 黏度的定义
1.2.2 牛顿流体
1.2.3 非牛顿流体
1.2.4 触变性
1.2.5 反触变性
1.3 水泥基材料
1.3.1 水泥和混凝土的发展历史
1.3.2 水泥基材料新拌性能
1.4 本书简介
参考文献
第2章 水泥浆体流变学
2.1 颗粒间相互作用力
2.1.1 胶体相互作用力
2.1.2 布朗力
2.1.3 水动力
2.2 组分对流变性能的影响
2.2.1 胶凝材料的体积分数
2.2.2 间隙溶液
2.2.3 水泥
2.2.4 矿物掺合料
2.2.5 化学外加剂
2.3 温度对流变的影响
2.4 剪切对流变的影响
2.5 压力对流变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混凝土流变学
3.1 引言
3.2 新拌混凝土的流动体系
3.2.1 骨料体积分数与混凝土流变性能之间的关系
3.2.2 富余浆体理论
3.3 骨料性质对流变性能的影响
3.3.1 骨料体积分数
3.3.2 级配和粒径
3.3.3 骨料粒形
3.4 外部因素的影响
3.4.1 搅拌过程
3.4.2 测试过程
3.4.3 流变仪种类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采用传统经验性方法评价混凝土流变性
4.1 引言
4.2 坍落度
4.2.1 仪器参数
4.2.2 测试过程
4.2.3 数据分析
4.3 坍落扩展度和流动时间T
4.3.1 仪器参数和测试过程
4.3.2 数据分析
4.4 V 形漏斗流动时间
4.4.1 仪器参数
4.4.2 测试过程
4.4.3 数据分析
4.5 其他测试方法
4.5.1 L 形箱
4.5.2 LCPC 箱
4.5.3 改进V 形漏斗
4.5.4 J 环扩展度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水泥浆体流变仪
5.1 引言
5.2 水泥浆体流变仪的类型
5.2.1 窄间隙同轴圆筒流变仪
5.2.2 平板流变仪
5.2.3 其他流变仪
5.3 测量步骤
5.3.1 流动曲线测试
5.3.2 静态屈服应力试验
5.3.3 振荡剪切试验
5.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混凝土流变仪
6.1 引言
6.2 混凝土流变仪的类型
6.2.1 同轴圆筒流变仪
6.2.2 平行板流变仪
6.2.3 其他流变仪
6.3 测试程序
6.3.1 试样制备
6.3.2 ICAR 测试程序
6.3.3 ConTec Viscometer 5 测试程序
6.3.4 BTRHEOM 流变仪的测试程序
6.4 数据收集和处理
6.4.1 静态屈服应力
6.4.2 流动曲线试验
6.4.3 触变性测试
6.5 不同流变仪测量的流变参数之间的关系
6.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基于流变学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7.1 引言
7.2 配合比设计原理
7.2.1 矢量-流变图法
7.2.2 浆体流变阈值理论
7.2.3 混凝土流变参数法
7.2.4 富余浆体理论
7.2.5 单纯型重心设计法
7.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示例
7.3.1 基于浆体流变阈值理论的配合比设计
7.3.2 基于浆体流变参数设计钢纤维增强SCC
7.3.3 基于混凝土流变参数的配合比设计
7.3.4 基于单纯型重心设计法的配合比设计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流变学与自密实混凝土
8.1 SCC 简介
8.1.1 SCC 简史
8.1.2 SCC 的原材料
8.1.3 SCC 的配合比设计
8.1.4 SCC 的应用
8.2 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变性能
8.2.1 影响SCC 流变性能的因素
8.2.2 特殊流变行为
8.3 SCC 模板压力
8.3.1 模板压力的影响因素
8.3.2 模板压力预测
8.4 SCC 的稳定性
8.4.1 静态稳定性
8.4.2 动态稳定性
8.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9章 其他水泥基材料的流变学
9.1 碱激发材料(AAMs)的流变学
9.1.1 引言
9.1.2 碱激发剂对AAMs 流变学的影响
9.1.3 前驱体对AAMs 流变学的影响
9.1.4 化学外加剂对AAMs 流变学的影响
9.1.5 矿物掺合料对AAMs 流变学的影响
9.1.6 骨料对AAMs 流变学的影响
9.2 水泥浆体回填材料的流变学
9.2.1 引言
9.2.2 影响CPB 流变性能的因素
9.3 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流变学
9.3.1 引言
9.3.2 纤维对FRCs 流变学的影响
9.3.3 纤维对AAMs 流变学的影响
9.3.4 FRC 屈服应力的预测
9.3.5 塑性黏度的预测
9.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10章 泵送与流变学
10.1 引言
10.2 可泵性的表征
10.2.1 可泵性的定义
10.2.2 可泵性的测定
10.3 润滑层
10.3.1 润滑层的形成机理
10.3.2 润滑层的确定
10.4 泵送预测
10.4.1 泵送预测的经验模型
10.4.2 泵送预测的数值模型
10.4.3 压力损失预测的计算机模拟
10.5 泵送对新拌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0.5.1 含气量
10.5.2 流变性能
10.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