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人-证-方中医诊疗模式临证集萃(精)/中山名中医传承系列丛书
0.00     定价 ¥ 95.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3295987
  • 作      者:
    编者:李乐愚|责编:肖培新//宋佳|总主编:赖海标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即是李乐愚人-证-方诊疗模式临证经验集,围绕“人-证-方”构建中医思维模式,总结作者自己的思考、读书感悟,以及“人-证-方”思维模式在临床上的具体实践。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医论医话,阐述对“人-证-方”中医思维模式的理解,第二部分为医案精选。
展开
目录
上篇 医论医话
一、学好中医要回归古人的思维模式
二、如何理解“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观
三、学中医要具备“象思维”
四、“人一证一方”中医诊疗模式
五、“病”与“证”的对立统
六、学习胡希恕“中医辨证依据症状反应”
七、“方证相应”辨析
八、从张无忌的武功成长之路来理解中医思维
九、望而知之谓之神
十、论经方中的“抓主症”
十一、用药如用兵
十二、对“文字之医”的反思
下篇 医案荟萃
一、肺系疾病
1.甲流高热不退,经方1剂速愈
2.痰壅半月获“重生”
3.和解枢机退高热
4.从厥阴治夜间久咳
5.舍脉从证速退热
6.温法亦可疗肺炎
7.秋冬咳嗽病位不一定在肺
8.因地制宜治疫病
二、心系疾病
1.调整气机疗不寐
2.不寐辨治重“虚实”
3.桂枝汤为调体方
4.平冲降逆治胆小心悸
5.君药选对,疗效立现
6.从汗辨亡阳胸闷如窒
7.重视望诊抓病机
三、肝胆脾胃系疾病
1.四逆辈一剂止久泻
2.分消二便除黄疸
3.肥瘅当用大柴胡
4.釜底抽薪止呃逆
5.四逆辈亦能治便秘
6.少女节食后遗症
7.腹胀缘于脾虚作祟
8.危急吐利投此方
9.结肠癌术后泄泻从厥阴论治
10.小儿异功散治疗成人疳证
四、脑系疾病
1.太少论治经行头痛
2.十年寒凝头痛从厥阴论治
3.高血压头晕也能补
4.脑梗死从外风治
五、肾系疾病
1.慢性睾丸痛之辨证分析
2.通阳利水消水肿
3.悬壶提盖疗漏尿
4.金水同调治面肿
5.辨证重在辨人
6.调和阴阳治小儿遗尿
7.经方不传之秘在于量
六、气血津液病
1.百合方治消渴
2.顽固出汗一方除
3.半身汗案
4.虎背熊腰的“脾瘅”
5. “十八反”亦可辨证应用
6.青少年重度抑郁、中度焦虑案
7.盗汗非皆为阴虚
8.酒客多痰热
9. “醉水”易解靠方证
10.分消走泄治乏力
11.血府逐瘀救急难
七、肢体经络病
1.乳腺癌放化疗后肢节烦疼
2.产后身痛固阳气
八、妇科病
1.妇人腹中痛良方
2.温经散寒法治痛经不止温经汤
3.两例不孕背后的桂枝茯苓丸证
4.壮水制火疗漏下
5.滋阴凉血治月经先期
九、皮肤病
1.李师痤疮经验方
2.20年皮肤瘙痒考虑乌梅丸
3.清热凉血治急性皮肤瘙痒
4.解肌发表疗顽固性荨麻疹
5.表郁轻证荨麻疹案
6.湿毒蕴表湿疹案
7.宣肺凉血法治皮疹瘙痒
十、耳鼻咽喉病
1.30年口疮,考虑胆热脾寒
2.交通心肾疗舌尖溃疡
3.咽痛1剂效如神
4.引火归原消牙痛
十一、杂病
1.疏肝醒脾疗五迟
2.血不利则为水
3.背部寒冷案
4.寒热错杂辨脐周冷痛案
5.消瘰丸今用
6.遇光则头痛呕吐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