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小结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 研究创新
1.4.1 理论创新
1.4.2 方法创新
1.5 章节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术语界定
2.1.1 身份
2.1.2 企业身份
2.1.3 企业网站、企业网站身份
2.1.4 企业话语、企业网站话语
2.2 身份的话语建构研究
2.2.1 身份与话语研究理论视角
2.2.2 身份与话语相关实证研究
2.2.3 研究小结
2.3 机构(企业)身份的话语建构研究
2.3.1 企业身份话语研究体裁
2.3.2 企业话语特征研究
2.3.3 企业身份话语建构策略研究
2.3.4 机构(企业)身份话语建构研究方法
2.3.5 研究小结
2.4 文化语境对企业网站沟通的影响研究
2.4.1 企业网站沟通跨文化研究
2.4.2 企业网站身份跨文化研究
2.4.3 研究小结
第3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3.1 理论基础
3.1.1 语用身份理论
3.1.2 企业沟通理论
3.1.3 批评话语分析
3.1.4 跨文化交际相关理论
3.2 企业网站身份话语建构研究框架
3.2.1 话语主题内容策略与企业身份建构
3.2.2 语篇语用沟通策略与企业身份建构
3.2.3 词汇语法策略与企业身份建构
3.2.4 文化语境对企业身份话语建构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样本及语料搜集
4.2.1 样本选取
4.2.2 分析页面确定
4.2.3 语料搜集
4.3 研究方法
4.3.1 基于语料库的话语分析
4.3.2 多模态话语分析
4.3.3 内容分析法
4.3.4 跨文化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美银行企业网站身份话语建构——主题内容层面
5.1 中美企业文本身份话语的主题对比
5.1.1 中美企业文本话语主题语义域分析
5.1.2 中美企业文本话语沟通策略分析
5.1.3 中美企业文本话语建构的身份对比
5.2 中美企业图片身份话语的主题对比
5.2.1 中美企业网站图片话语主题-多模态话语分析
5.2.2 中美企业图片话语建构的身份对比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美银行企业网站身份话语建构——语篇语用层面
6.1 中美企业网站语篇沟通方式对比
6.1.1 中美企业网站互动性特征
6.1.2 中美企业话语交互性特征
6.1.3 中美企业-公众关系身份对比
6.2 中美企业语用沟通策略对比
6.2.1 视角化策略
6.2.2 言语行为策略
6.2.3 中美企业身份类型对比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美银行企业网站身份话语建构——词汇语法层面
7.1 中美企业身份话语-词汇特征分析
7.1.1 高频词分析
7.1.2 指称词分析
7.1.3 词性特征分析
7.2 中美企业身份话语-及物性语法特征分析
7.3 中美企业身份对比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启示与建议
8.3 研究贡献
8.4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展望
附录A 中美样本企业及相应网站
附录B 多维理论框架中的话语交互性/信息性及语言特征
附录C 中美企业身份话语中have的宾语搭配情况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