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围绕中国地方政府预决算偏离及治理展开研究,旨在为建立完善、约束有力的现代预算制度提供经验证据。
首先阐述研究背景,指出经济危机后地方政府预决算偏离问题突出,虽有改革举措,但仍需强化预算监督。接着基于理论基础剖析治理机制,测度预决算偏离。
实证研究方面,从四个维度展开:一是新《预算法》降低了地方政府收入、支出预决算偏离度,但对支出预算编制指导作用待加强;二是人大监督降低了支出预决算偏离度,对预算编制环节影响更明显;三是国家审计显著降低了收支预决算偏离度,与人大构建监督合力效果更佳;四是社会监督降低了收支预决算偏离度,还优化了财政支出结构。
最后得出主要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包括强化预算法治、做实人大监督、完善审计监督、增强社会监督等。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