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诸子泛论
先秦诸子百家四讲
胡适:诸子不出于王官论
钱穆:先秦学术思想
傅斯年:论春秋战国之际为什么诸家并兴
毛子水:谈诸子
第二篇 成仁取义
儒家四讲
张荫麟:孔子
罗庸:孔子与颜渊
冯友兰:孟子哲学
钱穆:荀卿
第三篇 道法自然
道家三讲
傅斯年:《老子》五千言之作者及宗旨
闻一多:庄子
胡适:杨朱
第四篇 兼爱非攻
墨家四讲
张荫麟:墨子与墨家
胡适:《墨翟及其学派的逻辑》导言
钱穆:辩者和别墨
任继愈:墨学的历史地位
第五篇 以法治国
法家二讲
胡适:所谓“法家”
冯友兰:论管仲
第六篇 名辩之学
名家三讲
胡适:辩者时代的开始
冯友兰:名家(节选)
钱穆:惠学钩沉
第七篇 阴阳五行
阴阳家三讲
吴晗:验衍的历史哲学
胡适:阴阳家——齐学的正统
任继愈:论阴阳五行说
第八篇 道术统一
杂家四讲
傅斯年:所谓“杂家”
钱穆:吕不韦著书考
胡适:《吕氏春秋》的贵生主义
胡适:《淮南王书》论“道”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