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论音乐审美评价
0.00     定价 ¥ 1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9603835
  • 作      者:
    作者:何宽钊|责编:朱明月
  • 出 版 社 :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何宽钊,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音乐学系系主任,中国音协音乐美学学会理事兼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他专注于音乐美学与音乐批评领域,著有《哲学-美学视野中的西方和声演进》等专著,发表论文近40篇,其论文《论湖北民族歌剧〈洪湖赤卫队〉的经典性》获“啄木鸟杯”优秀作品奖。何宽钊曾完成多项重量课题,包括“音乐价值学”“西方和声的哲学—美学阐释”等,并主持或参与多个重量科研项目。他主讲多门音乐美学与评论课程,还在上海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多所高校举办讲座,担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授课嘉宾,积极推动音乐理论研究与教学发展。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依托西方价值哲学的发展背景,从19世纪评价被纳入哲学论域的历史起点出发,结合中西方音乐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深入探讨音乐评价对音乐艺术发展的关键作用。鉴于我国音乐评价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实践水平有待提升,本书将音乐评价问题上升到哲学层面,着重从审美维度展开研究。书中吸收借鉴了现代价值理论、评价理论及当代音乐美学的研究成果,从音乐审美评价的本质、评价主体的心理背景、评价的合理性等多方面进行反思、批判与建构,分析其内在机理与过程,力求建立一个系统的音乐评价方法论框架,旨在引起音乐理论界对音乐审美评价问题的更多关注,推动我国音乐评价理论的深入和完善。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现代西方一般价值理论与评价理论
第二章 音乐审美评价的几个基础问题
第一节 价值与评价——音乐审美价值与音乐审美评价
第二节 音乐的非语义性与评价的语义性
第三节 音乐审美评价的分类
第四节 音乐审美评价的功能
第三章 评价主体的心理背景系统
第一节 知识背景
第二节 鉴赏力
第三节 个性心理特征
第四章 音乐审美评价活动中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第一节 休谟问题——提出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哲学依据
第二节 音乐审美评价活动中的事实判断
第三节 音乐审美评价活动中的价值判断及分类
第四节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区别与联系
第五章 音乐审美评价过程的理论模型
第一节 确立评价参照系统
第二节 获取评价信息
第三节 形成价值判断
第六章 音乐审美价值类型的形态分析
第一节 音乐审美价值类型之优美
第二节 音乐审美价值类型之崇高
第三节 音乐审美价值类型之荒诞
第四节 音乐审美价值类型之意境
第七章 论音乐审美评价的合理性
第一节 有关“合理性”的困惑
第二节 音乐审美价值的客观性与审美评价的合理性
第三节 类价值观与音乐审美评价的合理性
第四节 音乐审美评价中类价值观的基本标准
第五节 音乐审美评价的合理性模型
第八章 音乐审美活动中的规范性评价与非规范性评价
第一节 规范性评价的合范性与规范性评价的批判性
第二节 体系内的非规范性评价与自我批判的非规范性评价
第三节 非规范性评价的现实意义
第九章 形式与批评的勾连
第一节 音乐形式与审美批评
第二节 音乐形式与文化批评
第三节 音乐形式与社会批评
第四节 音乐形式与权力分析
第十章 文本细读与审美批评
第一节 文本细读的概念缘起
第二节 为什么要建立文本细读的观念
第三节 细读与体验
第四节 对音乐批评现状的反思
第十一章 怀旧与音乐评价
第一节 怀旧性评价的前提
第二节 怀旧性评价的类型
第十二章 聆听现代音乐的多元化耳朵
第一节 不协和音的解放与声音的解放
第二节 古典音乐耳朵和现代音乐耳朵
第三节 灵韵与震惊
第十三章 中国现代民乐室内乐的审美趣味
第一节 室内乐的概念演化
第二节 中国民族乐器的独特韵味
第三节 陌生化的中国性声音
第四节 游戏精神——现代民乐室内乐的美学原则
第五节 对两部作品的审美分析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音乐批评的三重境界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