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现代西方一般价值理论与评价理论
第二章 音乐审美评价的几个基础问题
第一节 价值与评价——音乐审美价值与音乐审美评价
第二节 音乐的非语义性与评价的语义性
第三节 音乐审美评价的分类
第四节 音乐审美评价的功能
第三章 评价主体的心理背景系统
第一节 知识背景
第二节 鉴赏力
第三节 个性心理特征
第四章 音乐审美评价活动中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第一节 休谟问题——提出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哲学依据
第二节 音乐审美评价活动中的事实判断
第三节 音乐审美评价活动中的价值判断及分类
第四节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区别与联系
第五章 音乐审美评价过程的理论模型
第一节 确立评价参照系统
第二节 获取评价信息
第三节 形成价值判断
第六章 音乐审美价值类型的形态分析
第一节 音乐审美价值类型之优美
第二节 音乐审美价值类型之崇高
第三节 音乐审美价值类型之荒诞
第四节 音乐审美价值类型之意境
第七章 论音乐审美评价的合理性
第一节 有关“合理性”的困惑
第二节 音乐审美价值的客观性与审美评价的合理性
第三节 类价值观与音乐审美评价的合理性
第四节 音乐审美评价中类价值观的基本标准
第五节 音乐审美评价的合理性模型
第八章 音乐审美活动中的规范性评价与非规范性评价
第一节 规范性评价的合范性与规范性评价的批判性
第二节 体系内的非规范性评价与自我批判的非规范性评价
第三节 非规范性评价的现实意义
第九章 形式与批评的勾连
第一节 音乐形式与审美批评
第二节 音乐形式与文化批评
第三节 音乐形式与社会批评
第四节 音乐形式与权力分析
第十章 文本细读与审美批评
第一节 文本细读的概念缘起
第二节 为什么要建立文本细读的观念
第三节 细读与体验
第四节 对音乐批评现状的反思
第十一章 怀旧与音乐评价
第一节 怀旧性评价的前提
第二节 怀旧性评价的类型
第十二章 聆听现代音乐的多元化耳朵
第一节 不协和音的解放与声音的解放
第二节 古典音乐耳朵和现代音乐耳朵
第三节 灵韵与震惊
第十三章 中国现代民乐室内乐的审美趣味
第一节 室内乐的概念演化
第二节 中国民族乐器的独特韵味
第三节 陌生化的中国性声音
第四节 游戏精神——现代民乐室内乐的美学原则
第五节 对两部作品的审美分析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音乐批评的三重境界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