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为什么要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及其基本问题
一、为什么要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二、什么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三、如何研究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对中国学者眼中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清理总结”
一、“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脉络
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点
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评析
第二章 深化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路径”
一、注重开拓性创新:填补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之空白
二、推进发展性创新:克服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之薄弱
三、强调补弊性创新:纠正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之偏颇
四、聚焦集成性创新:整合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之成果
第三章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涵义”及其“解释框架”
一、原体规定
二、关系规定
三、过程规定
四、空间规定
五、功能规定
第四章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中心重镇”
一、马克思主义“中心重镇”的历史性转移
二、新时代中国何以成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中心重镇
三、新时代中国作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心重镇具有诸多优势
第五章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
一、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二、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关系
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19世纪马克思主义、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四、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五、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六、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四个之间”的关系
七、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
八、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掌握解释21世纪的世界之理论话语权的关系
九、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哲学范式变革的关系
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第六章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样本”
一、把超越资本占有劳动并控制社会的逻辑变成现实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建成社会主义
三、世界历史进程中欠发展国家可以实现现代化
四、在“两制并存”格局中以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五、解决问题的方略及其世界贡献从总体和根本上提供了“中国样本”
第七章 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原创性贡献”
一、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原创性贡献
二、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原创性贡献
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原创性贡献
四、为构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中国理论”作出原创性贡献
五、为整合古今中外文明性因素作出集成性贡献
第八章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标识”
一、标识性范畴
二、原创性论断
三、主体性理论
第九章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
一、19世纪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历史辩证法”
二、20世纪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认识辩证法”和“实践辩证法”
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形态的哲学方法:“系统为基的战略辩证法”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方法:“系统为基的战略辩证法”
第十章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建构的“总体框架”
一、习近平提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命题的逻辑脉络
二、创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时代紧迫性
三、新时代中国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实践发源地和理论策源地
四、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
五、阐释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丰富的理论内涵
六、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课题
七、21世纪马克思主义解决的根本问题
八、用21世纪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
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十、建构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框架
附录 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一、时代背景:两个大局
二、根本主题: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三、核心主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四、哲学方法:五大思维
五、根本观点:十大核心要义
六、主要特点:增加新的内容、聚焦根本问题、具有严密逻辑
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