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存在的价格管制与因户籍制度等历史原因形成的劳动力市场摩擦等角度出发,考察了价格管制、可贸易品部门和不可贸易品部门间劳动力市场分割以及最低工资等因素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价格管制(包括商品价格管制和汇率管制)是导致人民币购买力平价不成立和人民币实际汇率半衰期长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半衰期为一年零三个月,远低于Rogoff(1996)所指出的3~5年。其次,中国价格市场化改革促进了巴萨效应的发挥,而可贸易品部门和不可贸易品部门之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则抑制了巴萨效应的发挥。最后,最低工资的提高会导致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但最低工资的提高也会促进巴萨效应的发挥,即随着最低工资的提高,可贸易品部门相对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我国实际汇率更大程度的升值。在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和劳动力市场改革不断完善的背景下,本书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化,并为汇率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和经验的参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