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时代地方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优化
0.00     定价 ¥ 4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48762584
  • 作      者:
    作者:卢远//张建兵//麻春晓//梁玉莲//赵迎冬等|责编:刘莉
  • 出 版 社 :
    中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3-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新时代地方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优化》一书是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组十多年来围绕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经过系统积累和总结形成的一系列成果,包括新时代中国地理科学类专业改革时代背景和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新时代“四新”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地理科学类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OBE教育理念引领下的地理科学类各专业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深化科教产教融合的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重构、地理科学类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等。系列教改成果具有鲜明特色:一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既剖析了“学科交叉融合不足”“实践教学虚化”等共性问题,又通过虚拟教研室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等具体举措,提供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二是政策呼应与前瞻引领兼备,紧扣“双一流”建设与新工科改革脉搏,提出“多目标、多主体、多平台”的协同育人机制;三是数据支撑与案例详实,基于掌上高考、软科排名等权威数据,客观分析专业布局现状。通过南宁师范大学“互联网+”大赛获奖案例、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等实证材料,丰富了论证的实践案例。 该书是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建设研究总结的系统性成果,是一部集理论剖析与实践价值于一体的力作,为新时代地理学高等教育改革和专业建设创新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操指南,其研究成果与提供的实践经验对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展开
目录
第1章 新时代地理科学类专业改革时代背景
1.1 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阶段性特征与挑战
1.2 新时代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新要求
1.3 新时代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原则与路径
1.3.1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原则
1.3.2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路径
1.4 新时代地理学科的发展趋势
1.4.1 多学科交叉融合成为新潮流
1.4.2 新技术深度融入成为新趋势
1.4.3 人地关系成为学科研究新前沿
1.4.4 需求牵引成为学科服务新使命
1.5 新时代地理学科的社会价值
1.5.1 作为教学科目提供育人服务
1.5.2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服务
1.5.3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1.5.4 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1.5.5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理论支撑
第2章 新时代地理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2.1 改革开放以来地理科学类专业的变迁
2.2 地理科学类专业教育教学现状
2.2.1 地理科学类专业空间布局分析
2.2.2 地理科学类专业结构与调整分析
2.2.3 地理科学类专业拔尖人才培养
2.3 地理科学类专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2.3.1 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不明晰
2.3.2 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2.3.3 师资能力与新工科不适应
2.3.4 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相脱节
2.4 地理科学类专业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2.4.1 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夯实学科专业基础
2.4.2 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2.4.3 坚持理论实践并重,培养学生专业特长
2.4.4 突出学科前沿引领,打造结构优化的课程模块
2.4.5 强化课程思政引领,贯通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
2.4.6 聚焦区域高质量发展,打造学科特色与优势
第3章 地理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
3.1 地理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
3.1.1 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和要素
3.1.2 复合型人才的内涵
3.1.3 地理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
3.2 地理科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
3.2.1 地理科学类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
3.2.2 指导思想和建设思路
3.2.3 建设主要举措
3.3 改革主要成效
第4章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
4.1 师范专业认证的内涵
4.1.1 师范专业认证的背景
4.1.2 师范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
4.2 地理科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
4.2.1 专业发展历程
4.2.2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4.3 基于专业认证构建地理科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4.3.1 贯彻认证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4.3.2 明确成果导向,强化培养支撑体系
4.3.3 加强质量监控,深化持续改革机制
4.4 专业建设成效
第5章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产学研用”一体化育人模式的改革实践
5.1 专业改革背景
5.2 “产学研用”一体化育人模式的顶层设计
5.2.1 专业发展历程
5.2.2 专业改革理念
5.2.3 专业改革思路
5.2.4 专业改革目标
5.3 “产学研用”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5.3.1 模块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5.3.2 模块化教学的实践需求
5.3.3 “3+N”课程体系的构建
5.4 专业建设成效
第6章 新工科背景下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
6.1 新时代地理信息科学专业面临的形势
6.2 当前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6.2.1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不明晰
6.2.2 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6.2.3 师资能力与新工科不够适应
6.2.4 实践教学与行业需求相脱节
6.2.5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效果不佳
6.3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设计
6.3.1 立足行业优化专业培养目标
6.3.2 基于OBE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6.3.3 构建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6.3.4 构建立体化协同实践教学体系
6.3.5 深化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
6.4 融合CDIO-OBE理念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6.4.1 当前课程体系主要存在问题
6.4.2 课程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6.4.3 课程体系改革主要举措
6.5 专业建设成效
6.5.1 社会声誉与区域影响力
6.5.2 第三方评估跟踪调查结果
6.5.3 走访调研评价结果
第7章 面向需求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改革探索与实践
7.1 专业现状分析
7.2 专业存在的问题
7.2.1 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
7.2.2 专业特色不鲜明
7.2.3 实验条件的限制较大
7.2.4 就业前景不明朗
7.3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设计
7.3.1 强化应用型课程
7.3.2 接轨市场需求突出自然灾害教育
7.3.3 培养生态修复技能对接生态修复行业
7.4 专业课程改革实践
7.4.1 组建系列课程团队,培养专精特色人才
7.4.2 建设创新教学实验室,提升实验课程质量
7.4.3 注重学生中心,打造特色课堂
7.5 小结
第8章 深化科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