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研究》作为郭沫若研究会的会刊,是以郭沫若及其著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刊。本书为2025年第1辑(总第20辑),收录论文凡22篇,涉及史学研究、文学研究、古文字学研究、翻译研究、思想史研究以及史料辩证等诸多领域,内容丰富,论之有物。其中,2024年是《甲申三百年祭》出版八十周年,本辑特约三篇文章组成专栏。“文学研究”重点讨论了历史剧《屈原》,如《郭沫若历史剧<屈原>戏曲改编的“全景图》《冤案模式与政治伦理悲剧——对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再考察》《“屈原阐释”的历史化与作为情感政治的<屈原>》《郭沫若“人民本位”观与文学形态的流变——以五幕历史剧<屈原>的创作为中心》等。“史学研究”研究了郭沫若的“普遍历史观”、郭沫若对古代社会形态演变的评判、《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史学成就、郭沫若的易学研究等。“生平思想”涉及郭沫若领导文化抗战的经历等。“古文字研究”对郭沫若甲骨文、金文研究的几个细节问题进行了考证。“翻译研究”考察郭沫若翻译文学语言的色彩感。“版本研究”系新增栏目,涉及郭沫若的译作《约翰沁孤的戏曲集》、甲骨学著作《卜辞通纂》及文学作品《归去来》《海涛》的出版与修订,使读者通过个案窥见时代变迁对作品内容的影响。“史料辩证”针对几类新见、新整理史料对郭沫若不同时期的活动进行了补充考察。
纪念《甲申三百年祭》出版八十周年
《甲申三百年祭》的出版及其他 蔡震
牵强附会鼠目寸光
——论民国时期反对者对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的批驳 廖久明
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引用史料考 张舰戈
文学研究
郭沫若历史剧《屈原》戏曲改编的“全景图” 何俊
冤案模式与政治伦理悲剧
——对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再考察 宋宁
“屈原阐释”的历史化与作为情感政治的《屈原》 汤晶
郭沫若“人民本位”观流变考
——以五幕历史剧《屈原》的创作为中心 谭嫦嫦
史学研究
中国近现代普遍历史的观念兴起与叙事建构
——从晚清经学到郭沫若的史学革命 刘禹彤
郭沫若对古代社会形态演变“推移期”的评判
——以其诸子研究为观察视角 杨胜宽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创 董家宁
郭沫若社会史易学研究评述 朱彦民
出土文献视域下的郭沫若《周易》研究 王志平
生平思想
武汉第三厅美术抗战的广泛影响与现代中国绘画实践的拓展 赵欣悦
郭沫若何时出任救亡日报社社长 黄振南 李金桂
古文字研究
甲骨文字形组类演变规律一例:“于”字的考察 刘源 王梦薇
新见《逋盂新考》修改手稿与尚未面世的《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续编》
——兼谈黄盛璋与郭沫若先生之交谊 王一凡 关砚文
文献学视野下的图录与学术史中的郭沫若
——李红薇《郭沫若金文著作的文献学研究》读后 苏辉
翻译研究
试论郭沫若翻译文学语言的色彩感 咸立强
版本研究
郭沫若译《约翰沁孤的戏曲集》的版本演变考及文化伦理阐释 张勇
《卜辞通纂》的版本及递嬗 李红薇
史料辩证
新见郭沫若“关于先秦哲学资料选的意见”的信札考释 张沛林
郭沫若留日佚文考证与研究现状 熊辉
编后记
征稿启事